爱情,一份纯洁真挚而又热烈的爱情虽然总是发自内心无邪的感受,与物质和功利无关,但自古以来,当爱情之波汹涌澎湃之时,人们总是感觉一份不能尽情表达的无助,于是会借助一切他物表情达意,所谓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都是人在爱的至情时刻无法扼制的状态下不由自主的表达。
美好的爱情降临我们身边时,我们只可感受意会,内在的感觉无论多么美妙都不是直观的某样什物。可我们想抓,怕那美好转瞬即逝,我们信誓旦旦,我们不自觉地搜罗世上一切可以达我情意的语言和信物,想可以寄托我们的爱情。而当爱情已经成为我们怀中之物,想延伸她的生命,想让爱情之树常青,便使得我们会自觉不自觉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寻找无以复加的表达。德尔和吉姆,我们年轻美丽的主人公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爱的至情表达。
《麦琪的礼物》是作家欧亨利给我们讲述的一对年轻夫妻为了送爱人一份圣诞礼物舍弃了各自引以自豪的至爱--秀发和金表的故事。初读,曾经先是随作家细腻精刻的笔为美丽的女主人公德尔那样在意那份圣诞礼物的心情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的爱情审美里,是从不注重这些爱的形式的。在我看来,患得患失于这些爱情的表达形式与爱的本质毫无关系,特别是德尔对自己失去秀发后丈夫觉得自己是否依然漂亮而担忧时,我觉得这简直有些虚荣和形式了。
然而,随着故事情节自然的展现和戏剧性巧合的遗憾,我为这对年轻夫妇的挚爱说服了,我认可了这种爱的表达,同意欧亨利的感受--他们是最聪明的傻瓜,爱情的傻瓜,人们不得不把这对聪明的傻瓜看作圣洁的麦琪。
认可和感动于这份爱的表达的过程,恰如初赏美国影片《爱情的故事》给我的感觉:剧中美国人自然奔放毫不矫情和掩饰的至性爱情曾令年轻的尚未踏入婚姻的我感觉性的成份的渲染削弱了爱的圣洁性,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尚无法接受未婚同居的公开赞美与肯定。然而当时光把爱情的真实面目一层层剖开,当灵与肉的极致渐渐展现它不可阻挡的魅力,再回味《爱情的故事》便觉得美好而又纯净了。
自古以来,爱的表达就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纵然,爱的誓言和歌咏是爱的精神层次的高级表达,但诸如麦琪的礼物和才子佳人们的一把纸扇,一块玉佩,一只玉镯,一块手帕,一束玫瑰,一把提琴,一套名著等等,何尝不是爱的一种需要和表达呢?爱情的信物是圣洁的,礼物也是不容亵渎的。
当爱得无以复加,精神罢,物质罢,怎么表达都是爱,而爱的物质表达的最高境界贵在:轻重贵贱都与任何功利色彩毫不沾边。
※※※※※※ <img border=0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4204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