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处境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相反,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 曾经看过一个小哲理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太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给人洗衣服的,二女儿家是卖伞的。每到下雨天,老太婆就为大女儿犯愁,怕没有办法晒干衣服,不能挣钱;而到了晴天,又为二女儿难过,怕卖不出伞去,不能糊口。所以老太婆日复一日的沉浸在痛苦担忧中。后来让一个老和尚知道了,他去对老太婆说:老人家,恭喜你呀!你看,晴天你大女儿家发财,下雨天你二女儿家发财,你老真是福气啊!老太婆一听,豁然开朗。从此老太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过活得非常幸福。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那个以前的老太婆。所以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甚至严重打击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自己当一回老和尚,劝解自己,也许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了。 看,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完全是两种结局,两种心境。 人和人需要沟通。误解是避免不了的。人生谁都有自己的难处,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就在一次贴心的交流。 没有过不去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河。时间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起码的条件。给别人机会或许就是给自己机会,给别人时间也许就是给自己时间。做人谁都有骨头,未必有骨气。有骨气不一定需要骨头。 再难啃的骨头也会被吃掉,慢慢的过程或许你会体会到一种人生需要的境界。 再如,孔子临死前,他的孙子在他病床前,问爷爷你活到这么大岁数,你做人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孔子张开嘴巴,让孙子看。 孙子看了看,就是舌头和牙床。 孙子说:什么都没有啊。 孔子又晃了晃舌头,舔舔牙床。 孙子反复思考,没有思考明白,爷爷想告诉我什么? 孔子去世后,孙子一天突然想到,爷爷告诉自己的是,硬的没有了,就剩下软的了。牙齿没有了,就剩下舌头和牙床了。 软的常在,能屈能伸的还在,坚硬的东西早晚会折断或脱落。做人有时候是需要耐性的,更需要韧性,但是不一定需要刚性。人的血性和骨气是一种心境,不是一种鲁莽。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时候过多的解释、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蓄意诋毁的人,给他一个微笑,剩下的事就让时间去证明好了。想得开,人生便会充满阳光。 黑暗最容易滋生人的恐惧,因为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清,因什么都看不清又引发了害怕与焦虑,一旦看清了,心中便充满了光明,也就不怕了。人的恐惧都来自看不清,想开了,恐惧没有了,心情就好了,一好百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想开的时候,人的目光是盯着光明的地方,生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旺盛状态。 只要你大大方方地坚持做你的事,你就会赢得别人的敬佩,嘲笑最终会转变为尊重。 想开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