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文学——北大中文论坛十作家短篇小说精选》 正式出版问世!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新千年文学——北大中文论坛十作家短篇小说精选》 正式出版问世!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封面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纪念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九十周年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声明] 我们的书是三百多页,共23万字左右。印刷时出了一个小毛病,字数印成了130千,应该是230千才对。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走向新千年的文学创作 ——北大中文论坛十作家新千年实验小说序 文/田俊武 一 中国20世纪现、当代文学创作,曾经有过昙花一现的辉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在向西方文明的学习模仿中开始了自己文学的现代性进程。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高潮是产生了三个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大师,它们是鲁迅、沈从文和老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白话文小说。其代表作《阿Q正传》不仅刻画了一个旧中国社会里的典型的农民形象,而且通过这个形象批判和揭示了以“精神胜利法”为标志的丑陋、麻木、愚昧的中国的国民性。鲁迅的小说不但在当时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而且对中国后来的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边城》。作为一部中国乡土抒情的经典之作,它表面上表现的是湘西的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在深层上却是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个诗意的中国形象,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一是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二是在悲剧性、忧郁、哀婉的气氛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深沉的命运感。 老舍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总格局中的地位,是与他极具艺术魅力的独特风格分不开的。他所塑造的独特的人物形象谱系和悲喜交融的幽默艺术,根本上来自他文化心态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战冲撞。他在北京市民社会本色的生活中同时挖掘传统文化的阴魂与亮色、负面与正面,既透视国民的劣根性,又希望以中国传统的道德人格为参照,力图从传统文化中寻觅道德人性、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补救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危机,弥合新旧文明的断裂和人的异化。 三位大师都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有缘。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授奖给鲁迅的时候,鲁迅谦虚地拒绝了;诺贝尔奖提名授奖给老舍的时候,他却被红卫兵逼得自杀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授给沈从文的时候,他已经停止创作50年了。 二 在十七年文学中,昔日唱着《夜歌》和《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走来的何其芳停止了歌唱;昔日以湘西风土人情打造诗意中国的沈从文改行做丝绸和服饰研究;昔日以《围城》而名闻世界的钱踵书一头扎在了故纸堆里;昔日写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艾青,为了表现所谓的工农兵生活,居然写出了“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大眼阔嘴巴”这样的句子。不管是十七年文学还是10年“文革”的“样板戏”,都昭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没落。 长达10年的“文革”结束后,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回光返照”。在民族灾难和个体苦难的双重创伤记忆中,以“归来”作家和“知青”为主要创作力量的当代作家开始把个人倾诉欲望和疗救社会的文化理想带入文学创作,普遍开始历史苦难的叙事重现,因此掀起了所谓“伤痕”、“反思”、“知青”文学的创作浪潮。这一“回光返照”的结果也使三个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当代作家出现,他们是张贤亮、王小波和高行健。 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评为“100年来最有影响的100本书之一”,张本人也被评为“百年来最有影响的百位作家之一”。在《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两部小说中,张贤亮创造性地利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机制与人格结构作为中介,在对社会深度批判与反思中又包含了深度的心理批判,而这一切都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创作手法的新颖性又具有历史的深度感,将中国“左倾”路线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迫害揭露得淋漓尽致。 到了九十年代,被称为“文坛外高手”的王小波,创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王小波的后现代小说中,艺术价值和思想性最高的是《青铜时代》,其中三部小说的主题都很鲜明:《万寿寺》是关于人类精神家园的,《红拂夜奔》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的,《寻找无双》是关于智慧遭遇的。此外,被誉为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的《黄金时代》,以游牧和狂欢精神,对自己的苦难时代的记忆采取了超越性的观照。《白银时代》以及《二0一五》、《未来世界》等作品则以幻想的方式,用黑色幽默的笔调,勾画了生活在规训社会乌托邦话语下人们的荒诞生存状态。 高行健的《灵山》上溯中国文化的起源,从对远古神话传说的诠释、考察,到汉、苗、彝、羌等少数民族现今民间的文化遗存,乃至当今中国的现实社会,通过一个在困境中的作家沿长江流域进行奥德赛式的流浪和神游,把现时代人的处境同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中揭示了人尤其是中国人灵魂裂变的过程。 可惜张贤亮未能沿着自己的创作道路走下去,在举国经商的浪潮中,他耐不住寂寞,投笔经商去了;王小波苦苦寻找中国人精神的家园,却不幸累死在自己的书屋中;高行健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加入了法国籍。中国当代文学,又进入了沉沉的暗夜。 三 2000年秋,美国著名学者卜希利斯•米勒教授在北京召开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文学即将走向“终结”!这一从世界格局考察中得出的文学消亡论似乎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日渐消亡做出了注脚。2006年11月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怪论又再次刺穿中国当代文学敏感的神经。“中国当代文学消亡论”一时成为中国当下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当代文学消亡了么?如果消亡了,谁来发起一场新的文学革命呢?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辛亥革命前后的近30年间,文学同当时整个文化思想领域一样,充满了萎靡,没落景象。它失去了古代文学的艺术辉煌,又没有现代文学的民生关注。黑幕、艳情、武侠、侦探、宫闱为基本题材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的小说风行一时,文学沦为少数文人消遣、营利以至相互标榜或相互诋毁的工具。然而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号角就再一次催生了文学的繁荣。同样,在中国当代文学陷入沉沉的暗夜的时候,一个新的文学运动亦即新千年文学运动也正在中国大地悄悄兴起。 新千年文学运动是由一批不满于中国当代文学消亡的学者型青年小说家发起的。他们在高等学校系统接受过文学和哲学教育,对西方和东方的文学和哲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隐匿于喧嚣的功利社会之外,冷眼细察中国当代文学的弊端,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宣告一个新的文学运动的到来。 四 率先在中国吹起新千年文学运动号角的是北大中文论坛里的十位青年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他们是儒帅哲师、廿一行、海汐子、刘小波、格夜、浅唱低吟、侯磊、涂草等。他们以自己迥异于旧范式文学的创作为新千年文学运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佐证。 儒帅哲师,24岁时在研习中外文学批评理论和后现代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游牧诗学(谱系学)小说批评理论,并在两年后构建了以诗与思为本源的小说本体论理论。在这期间同时进行小说创作,在继承了中国曹雪芹的古典主义、鲁迅(后)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基础上,融合学习和借鉴西方乔伊斯、昆德拉等作家的小说艺术技巧,创作了一系列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实验风格与传统的古典悲剧精神相结合的后古典主义小说。 廿一行主要致力于后现代游牧文学和新千年诗与思文学的小说创作及理论建构。以尼采、海德格尔哲学为理论媒介,提出了“诗意、解蔽、冥思”三大创作理念;以鲁迅、萨特的介入精神为文学行动的旗帜;艺术上广泛吸收普鲁斯特、卡尔维诺等现代、后现代小说家的艺术精神;在“人类神话诗”和“原始童话诗”两种创作范式下,率先以小说创作和文艺批评介入时代;通过诗意性小说的创建,为人类筑造通往远方的诗意栖居。 其他新千年文学作家如海汐子、刘小波、格夜等也都有自己作为新千年文学实验的独特创作。例如:海汐子关注当代人的精神境遇,在小说中传达出存在主义式的生存感悟和体验;刘小波借鉴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鲁尔福等多位作家的现代、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继承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深度模式和内在精神向度,以形而上沉思表现和探寻了时间、梦幻、死亡、迷宫等主题,表达了小说的形而上的艺术追求。 浅唱低吟的小说将超现实主义与村上春树式怪诞结合在一起;通过人性异化的寓言,表现了现代生活的光怪陆离和现代人身份迷失、人性隔膜、梦魇般的精神状态。涂草的现实主义心理小说丰富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精神内涵和表现维度;侯磊的小说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元小说等多种手法,熔为一炉,把文学的中国化、地域化和世界化、现代化结合成一体,内容深入沉实。 格夜的小说语言有着纳博科夫式的精致、华丽和机智,以个人的生存境遇体验物质主义泛滥、工具理性盛行、人性堕落时代的精神贫困,展现了现代人精神漂泊无根的生存图景;aerodreame的语言弥漫着博尔赫斯式的凝练,对时间、存在、生命、人生等一系列主题,做了不同的形而上沉思;像这样细细听的荒诞叙事和意识流,使小说看似凌乱,然而剪切跃动,编排合理,有康定斯基绘画式的音乐节奏与画面交错感。 五 虽然他们的文学创作不为主流文坛所认可,虽然他们的创作被当代某些处于霸权地位的作家认为是异端邪说,虽然他们的文学创作可能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他们毕竟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像雄鸡的一声啼鸣,驱赶走暗夜的遮蔽,迎来新千年文学的曙光。 我们看“五•四”时期胡适和刘半农的白话诗歌,也许会为它们的不太成熟而感到好笑,但正是这些探索中的白话诗歌催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到来。北岛、杨练、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诗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发起的“朦胧诗”运动,尽管也遭到了以艾青、臧克家、公刘等所谓著名诗人的抵制,但毕竟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流下了一席之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相信由儒帅哲师和廿一行等青年作家和理论家发起的新千年文学运动,必将冲破中国当下文坛的沉沉暗夜,催生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文学范式,使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走向世界! (田俊武:英美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
祝贺,终于也让朋友可以为你们高兴一次,为当代文学高兴一次了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br>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br> <a href="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bbs?forum=deichun"><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512123607265 border=0> |
可喜可贺 :)
儒帅老弟不请客,诗剑自己也要干上一杯,顺便也要吃上一块喜糖,哈哈 ※※※※※※ <IMG alt="" src="http://fudei.nease.net/chang/21.GIF"> |
谨表祝贺!顺便问一下,3000册用了多少rmb? |
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不是文学之树生长繁盛的土壤!
文学是反思,是觉悟,是警钟,是号角,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食粮,只有在人们的物质需求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无法忍受精神空虚的时候,或者是社会生存出现危机的时候,文学才能体现她的价值,才能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现在不是没有文学,可以说好的优秀的散文,诗词遍布网络,随处可见,但是很少人有人静下心来看。 一个不在需要卖文为生的时代,一个不想要靠文采留名千古的时代,一个没人想做英雄的年代,谁还醉心文字?谁肯耐得住寂寞为文学这门艺术付出自己全部心血呢? 为文学镶饰上金边,为艺术戴上桂冠,则文学昌盛。让文学裸行,让艺术乞讨,则有文无艺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