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西湖 自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梦幻就让我心有所骛。在画境、书卷里,以至于梦境里无数次神游。二十多年前、十二年前的两次亲身游历,置身于西湖烟雨中,便如神差般的有了“西湖情结”。
一车坐到西湖南线景区,哇,这是柳浪闻莺呀。怎么,和我以前的记忆有这么大的差别?在记忆中,那里应该是“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柳浪婆娑,密匝匝的杨柳织就绿色的罗帐,应有黄莺啼唱的,啼得春风不住,佳人不归的。记忆的不太准确,传说中,许仙是由此弃船上岸,去往清波门,白娘子做法起雨,借伞传情,佳话千古,羡煞多少有情人。 变了,变化是那么大。柳依然有,罗帐却不见,或许有人觉得罗帐单调了,应该有花红柳绿、亭台水榭方为齐致。但窃以为单调是原始,是整体的视觉美,也是震撼。整体是“势”,有“势”则具冲击。一己之见,仁者见仁而已。 变了,也要看,枉有那么深的西湖情结。 这里确实花费了很多心血改造了,改造的也确实精致、立体化了。沿湖岸依然是柳成行,三月的柳,已然是翠绿葱茏,今天的阳光很是灿烂,凸显阳春的温暖,风也和煦,我由于穿的多,感觉到热了,还是心在发热,春风在摆动柳枝的同时,也滋润了我的心底。 一条主道,铺满了雕花石板。沿东西走向,左侧栽种了很多我叫不上名的常绿乔木和灌木,叶子青翠、油亮,很是葱茏,有的灌木团团簇簇,圆润而精致,天然去雕饰的那种,红的、粉的花朵点缀其间,赏心而悦目。错落且有序,葱绿间掩映画阁雕楼,相映成趣,亦庄亦谐。大片的草坪,修剪的很精细,毛毛茸茸的,整齐划落,游人的素质都很高,没见有人践踏。 熙熙攘攘的,游人如织,三月正是踏春的好季节,天堂杭州更是南来北往客的首选府第。在高阳的《胡雪岩传》里,关于杭州的美景已经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关于杭州的历史人文、风俗民情等,给我的杭州情结又加深了很多营养。我是带着验证的心态来看西湖的,或许有那么一点挑剔,因爱才有的挑剔,间或有愿望。
湖对面是苏堤,曾记得旧年观的桃花粉得满堤,不知是堤还是桃花成坞,只觉得仿佛是天庭玉女的粉色丝绦跌落湖畔。东坡乐得长居于此,“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逍遥间哪管得皇朝芜杂,且自醉得山水氤氲天。 迤俪来到南线的经典之处——雷峰塔。远眺就见得有一塔耸立,近观则仿佛有似曾相识之感,想起来了,这新立起的雷峰塔怎么和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从外形上无异?记得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里描绘的样子,以及和我想象中的形状,应该是很古朴、简单的青砖塔,上面滋生些藤蔓和杂草什么的,而不应该是这般金碧辉煌的模样。我有些失落,尽管它修建的这般堂皇。我记忆中的经典则是,雷峰塔的每一块塔砖里都有一卷经书,带有传奇、神秘的蛊惑。此刻倒不如还让那塔在梦幻中停滞。世间万物莫过如此,历史沉淀的东西,无论你怎么恢复,都不可能还原其原有的精髓,如果它存于人们的心底或梦境,就是不去还原,也并不代表它的不存。大批的游人买了门票蜂拥鱼贯登塔,说老实话,我不想上去,真的不想。 时间在转瞬之间溜走,短暂的南线之旅,我已然和旧梦进行了对照,有几多喟叹,几多缱绻。好在还有机会,容得我慢慢拾起旧梦。 附《杭州西湖咏兴》数首,聊表心境: 《杭州西湖咏兴之二》 《杭州西湖咏兴之三》 《杭州西湖咏兴之四》 ※※※※※※ 清风笑烟雨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