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成为民心工程,当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治理整顿医药价格成效初显却未尽全功,当看病贵、药价高等问题仍是横亘在老百姓眼前的一道坎,如何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笔者注意到,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提出了八项治理整顿措施。 从"加强监管、整顿秩序、规范行为,缓解看病贵"等初衷来看,八项措施无疑是必要之举,但是监管落实到位就比较困难,"市场调节药品价格,由生产企业标示建议零售价"。在药品监管力度较弱、流通渠道既多且乱的情况下,这样的"建议零售价"如果没有必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及供求参照,生产厂家很容易乱标一气。而在实际销售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合法浮动线,医院、药店可以完全不买"参考价"的账,参考价也就很难让患者受惠。 例如:四月初,我一亲属有病,前去吉林市江城大药房看病,因为药房内有坐堂中医,诊断后,医生开具了中药方,并直接抓了五副中药,药方如下:西参10 g、龟板15g、鳖甲15g、三七15g、龟胶20g、当归10g、女贞15g、墨旱莲15g、绞股兰30g、葛根30g、白术20g、车前20g、虫草1g、翻白草20g、黄精20g、花粉20g、元参20g、灵芝20g、生甘草10g、人参10g、麦冬15g、五味20g。这付补阴汤每付439.20元,五付累计药价2196.00元。 虽然我们不明白中药,也不知道这付补阴汤治什么病,更不懂中药价格,但是为了治病,只好按价付款,结算清单上写着两千一百九十六元。我的亲属拿到药,回家后左思右想,这药怎么这么贵,两千多元钱对一个下岗职工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总感觉太贵了。夫妇二人拿着药方就到附近药店继续抓药,顺便问问药价,可是走了十来家药店,都说每付七十元左右,没有超过一百元的。知道了药价后,吃完了五付,又到江城大药房复查,调整药方继续抓药,亲属问:"这药怎么这么贵,我问别的药店都说太贵了。"药店职工说:"那我给你 再 算算"。算完后说:"上次算错了,多算了二百元。"马上给退了二百元,我的亲属说:"你们的中药有没有药价标准,什么是价,是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我要是不问,是不是这二百元也不能给退"。药店职工无话可说。马上找经理,经理不在,只好等周一上班找了。周一上班,我们找到了经理,把上边说的话又和经理说了一遍,并告诉下岗职工挣钱不容易,怎么说就是这个价格,我们问他那为什么退二百,经理也说不出原因,后来我的亲属告诉他,我们不用你们给退钱了,反正我也下岗了,明天我就在你们药店门前,把你们的做法讲给下岗工人听,我宁可被骗,也决不让其他下岗工人再上当受骗。大家知道吗,这是吉林市挂牌的一家诚信药店,真是诚信药店不诚信,经理看到我们态度坚决,最后说:"我最低每付药收你一百,不能在低了,并答应再退一千五百元。"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政府定价药品,在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时,加价率控制在15%以内"。从道理上讲,"15%加价率"应该是一个刚性指标,但如果对其进药渠道不能加以限制,进价本身也就不受控制,这样即使加价率不超过规定,到了消费者手中的药品,还会是高价药,加价率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碰到了如此黑心的药店、黑心的经理,如果没有相应的控制机制、评判规则,约束力也不会很大。 总之,面对药价虚高,"加强监督检查,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在期待政府拿出力度更大调控措施的同时,更希望看到能够避虚求实,从容不迫地让细则保证原则,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说话。 同时,对于顽症,当然要下猛药治理,但若只是如此,可以治标却难治本,要治根,就必须对症开方。希望政府严厉惩罚措施,对医药领域乱源集聚,虚报药价,那么便立当"扬眉剑出鞘",对药品实际零售价超过规定浮动幅度的予以重罚。特别黑心老板罚他个倾家荡产,永远不能翻身,从根本上遏止药价虚高的现象。从源头开始,实行全程控制,有效压缩药价利润空间。若辅以建立药价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医药价格成本监审制度,完善药价形成机制,建立专家评审与公告发布制度,完善监督检查制度等多味药,则必可祛除沉疴。提升为持续有效的机制建设,从而使整个行业运转从"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链条中解脱出来,最终走向健康有序的正常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