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道出了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和职责。
中华民族有千百年的传统文明,随人性的变化不孝者大有人在。他们视父母为累赘、是负担,觉着父母的身份、年龄等给他们丢人,于是打骂老人,盼老人早死。这些不孝的行为让正常人听到或看到后会不由得对其予以遣责和愤慨,他们的良心哪去了?他们的人性丧尽了吗?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忘恩负义的败类?说的不错,正因忘了恩才负义。凡孝者都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都记念、体恤父母生养自己的辛酸与苦涩。当我们做了父母生养儿女后,为何不回过头来深深的思索当年父母也是如此百般的呵护与照料。
儿女还没来到世上父母就已经在精心准备孩子的衣物了, 又要样式,又要款式,既要颜色好看,还要穿着舒服;走着坐着在想给孩子取个啥名字,要好听吉利的,还要独一的。孩子一到世上父母就更忙了,声音大了怕乱着,天冷了怕冻着,天热了怕热着......一把屎一把尿从没有嫌脏的时候;有时孩子生了病,父母急的吃不上饭睡不着觉,两个人抱着孩子舍不得放下,恨不得自己能替孩子承受,但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无奈的父母只能听着孩子一阵阵揪心的哭声;孩子稍微大些教他走路、说话、识物又要费多少心血,为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忙里忙外,直到把儿女拉扯成人,父母将要走过多少个日夜,经历多少坎坷?但他们都忍受了,才有了儿女的今天。而成人的儿女就当将这些抛之脑后吗?父母为拉扯儿女花费了自己近20个年华,变的苍老、力衰,就是累赘、负担了吗?尤其那些家庭条件差的父母为儿女的成长更是历尽千辛,每当看到别人的孩子穿着新衣服时,看到别人的孩子吃的好吃的饱时,看到别人的孩子上的起学时,他们的心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贫困的条件阻挡他们在人前抬不起头,他们思虑重重,付出艰辛的劳动,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成人,若儿女把一切都忘记,反而嫌弃父母,虐待父母,该当何等报应?
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所给予儿女的恩情是用任何物质都不给衡量和替代的,父母给予儿女生命并培养成人,让一个新生命成长需要多少的心血和代价?儿女又当如何回报?若知恩不报道德何在?人性何在?如此大恩而不感动、不知报,还会对谁有真情?还会被别人的什么恩所打动?不孝父母之人若说对外人好、对妻子好、儿女好纯属慌言,说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也是假的。
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从孝心看起是应当的。孝敬父母不要自觉满足,也不要与有些人去比,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儿女一辈子都报答不了的。虽报答不了但要尽最大的能力去行孝,所以儿女要多多想念着父母,有什么好东西买给父母尝尝鲜,多陪父母坐一会儿,帮父母解解闷,多些成绩,让父母宽心、放心, 不让父母挂心。此外在外多做好事不要干坏事,俗话说"害人害自己""以损人开始到害己告终"有时害了别人没感到害自己,很多时候是害了父母,父母替自己承受了。你若不信,可以从现实中找答案,看看现实中凡胡作非为的人,他们父母身体的状况及家庭状况都没有好的,为什么?老百姓常说"老人就是为孩子遮风避雨的"指的就是儿女若做了坏事,父母就得遮挡为儿女承担责任。相反,常做好事父母也会因儿女得福。所以多干好事不干坏事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做人是一门很难的功课,为了我们能把这门课学好,首先打好基础以孝为先,爱对自己恩最大的人,再去爱身边的人,逐步爱众人、爱社会、爱世上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