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储能,先博后渊 --由《恰同学少年》想出去 《 恰同学少年》是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故事以青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故事为线索,以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鱼龙混杂为背景,反映了湖南一师从校长孔昭绶到教师杨昌济等一批年轻学者在教育上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以及改革和创新意识,他们的做法为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也为我们今天倡导的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作为师范教育战线的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之本,在于教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作为教师修学储能,先博后渊,这正是对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又如何呢? 首先,我们从近年来师范教育体系的改造说起。其一,作为师范大学的高校纷纷转型,定位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淡化,弱化了培养教师的属性和功能,校园里"师范生"的比例逐渐减少。其二,许多专科,中专层次的师范学院、学校纷纷合并,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极力摆脱"师门"。其三,盲目追求教师队伍的高学历,过早地取消主要面向农村培养小学师资的中师,由于一些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难以下到农村,难以安心小学教育,致使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其四,师范大学高收费,过去的免费政策取消了。但原来的免费政策为许多贫寒的农民子女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是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师资队伍的生源质量。就以我所地的学校为例,原是中师学校面向农村招生,为农村小学培养师资。在我们地区,因为面向农村,一个乡镇中学只能录取一二名尖子生,他们的成绩远高于地区重点高中的录取线,中师学习四年,毕业回到当地农村,是非常优秀的一支力量,而且,留的住,教的好。 然而,由于目前师范教育政策的调整,师范学校失去了对农村孩子的吸引力,当地最好的生源不报师范,不读中师,上高中,考大学。无论中师也好,师大也好,可是师范院校最好的学生毕业后仍不会留在教育系统,转行,跳槽,不安心教育。 其次,由于升格,合并,大学扩招,结果报考到师范院校来的学生成绩都是很低的,有些合并后的中师或什么专科,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收点学费,降低分数录取。在目前,完全推向社会后,甚至没分也可到师范读书,这种低重心的师范教育,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呢?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以分数论成败。但是,一个考试打500多分和一个考试200多分的学生,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一个一、二百分的学生,即使教师水平再高,提高的幅度也不会比一个500多分的高。退一步讲,这样的学生毕业当教师,未来的中国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作为一名师范教育的老教师感到痛心,我们的子女,怎能放到这样一些教师的手上去教呢? 再次,面对扩招后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后进入学校的教师,质量普遍有所下降,加上独生子女增多,他们的狭隘,自私,以我为中心,工作中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不思进取,虽说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是使教师来源得以拓宽,表面上看来师资质量得以改善,事实上,在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竞争性的优势职业之前,师资的培养实际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试想这样的素质怎能胜任教师,怎能承担起教师的重任。同时,一个不愿意学习,一个不愿读书的人,又怎能作到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呢?退一步来说,先不讲"学"与"能","博"与"渊",即使有缺点也不要紧,只要有了针的力量,哪怕自身微不足道,能热爱自己的事业,专注地工作,专注地教书育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因此,我们说一个人如果"原地转圈"可能是个人问题,如果整个师范教育都"原地转圈"一定是管理体制有问题。改革的现实告诉我们,要真改革就必须从制度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