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包装",人们就知道是指将产品以某种形式封装起来,以便运输、推销。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利用包装取悦顾主的意识竟演变成一种重视外在形式的造假行为,并渐渐地形成一股风,以华丽而虚假的包装,掩盖劣质产品的促销。醉心包装者,无非是借助于包装抬高档次,哄抬"物价",而不再重视"物有所值"。据本人多年观察体会到此风在教育界已盛行,所谓优质课评选就是一例。因为优质课与教师的名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今社会谁又能完全摆脱名利的诱惑呢?因而各种名目与层次的优质课也就经常举办,凭着一堂优质课而登堂入室、身价倍增者屡见不鲜。按理说,为了更好的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也无不可厚非。可是,这变了"味"的所谓"优质课"造成过度失"真",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只要能获奖,管它是一等还是几等,都会带来现实的好处:评职提干优先,到处上观摩表演课,然后是教学能手、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接踵而至。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课成名天下知"。这与唱红一首歌便被捧为歌唱家,演了一集电视剧就被称为艺术家,写出一篇小说就被称为作家有什么两样? 优质课是表演课。要上好一堂公开课,没有几堂模拟课是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执教者在公开课前做点准备是理所当然的,但有时甚至忙上个把月,找名师,牺牲学生反复演练,背得滚瓜烂熟的讲稿,学生烂熟于心台词。执教者按照他人模式孜孜以求,邯郸学步,捉襟见肘。一节课有时讲了几遍、十几遍......以"花式品种"来适应听评者"形式多样"的口味,预先"彩排"不说,甚至去找评委"通融"。最终能否上档次,还要权衡利弊,以"货"论价。使一些本来教学效果很好的教师因不肯这样做而未能获奖,觉得面子上无光而心理久久难以平衡,进而产生反感。其实,这种"优质课",人们换个立场,换个角度,以"学习"的科学定义衡量一下,不难发现,学生尤其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经历了怎样的矛盾与困惑,达到怎样的"确定性",以及稳定到什么程度,获得怎样的真实体验等等,不难发现其价值所在!这样如此"包装",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听,以致平时老师教什么都认为这是演戏给别人看的,不是真的。评价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收益和体验,必然产生错误的导向,若把以真诚、真实为本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执教者个人升迁的标准,实在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 表演的实质有悖于真实。教书育人的第一要义是教人求真。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表演于教师何益,于学生何益?诚然,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才能,而优质课则是终南捷径,但笔者认为:靠优质课出名,对于培养青年教师不利,对多数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教师不公。教书犹如耕作,需苦心经营,慢功出细话,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与表演。教育是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也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名。 优质课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容易助长争名争利、弄虚作假的风气。一堂课的成功只能证明这堂课的成功,不代表也不等于这位教师的全部才学。评价教师的体系过于简单化、功利化,极易挫伤真有个性与才华的教师的积极性。 优质课的评价系统不合理,一些地区评委多年不变,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学霸气十足。另外,热衷于优质课的组织者,除了好大喜功,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喧哗,背后却少不了利益驱动。各种名目的参评组织费、食宿费、旅差费,构成了一个收益不菲的产业,组织者与评委也收入可观。一些教师为获奖,千方百计与评委拉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庸俗化,使评奖公正性大打折扣,优质难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取消优质课的评选。至少不宜提倡或淡化优质课的评价导向,强化它的交流作用,提倡教师练内功,加强自身素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上好每一堂课,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其次要改进评课方法,重实效、尚自然、尊个性,而不偏爱"热闹"和讲究形式,制止弄虚作假,大力褒扬和谨慎组织货真价实的优质课。再次,迈开双脚,走进成千上百个平平常常的课堂中去发现,不下通知,不靠推荐,某一天突然而至,根据课表随机选听课对象,听听说课和学生品课,看看教师基本功素质,评出优秀者,不勉强凑数,不搞校际平衡。这种"微服私访",虽不热闹,但是,淡化了包装,求真求实,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