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下午 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采访 。 请看: " 说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做了一个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能够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吉林省已经覆盖了70%,马上就能达到100%了,但这样还没有达到让老百姓人人满意的状况。" 事实果真这样吗? 我是农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老家仍然在农村,每年都要回老家,看到家乡的教育,对做了三十多年教师的我来说,心中真是五味俱全,不知是什么滋味。我们村有一所村小学,四五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三个教学班,隔年招生,孩子上学不是提前一年,就是延后一年,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教学设备,学生课桌破烂不堪,去年县教育局给配置两台微机,学校还没有钱上网。别说村小,就是乡镇中心小学,在什么新三室建设中,也是为了普九,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东挪西借而设置的。所谓的微机室也只有那么二三十台,微机配置也比较落后,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远程教育网络,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再说已经覆盖了70%,马上就能达到100%了,简直就是一句空话。试想一个县,有多少个乡镇。就以我举例的县来说,县城四所小学,二十多个乡镇,怎么能达到70%,也许中央财政的投入不知进了那些聪明人的腰包。我不知怎么了,现在的领导能不能实事求是说句真心话,切切实实地为百姓办点实事,不要官升数字,再数字升官,弄虚作假,讨好上级,根本不顾农村、农民实际利益,我怀疑这样的官是不是花钱买来的,为了政绩,欺上瞒下,好再提升。 再看: "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学生与家长,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中学都希望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条件。但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该是说"上好学难、上好学贵"。" 所谓老百姓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从来没有过,这又是一句空话。中小学自免除学杂费后,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农村农民的负担的确缓解了许多,但好的教育资源的确差异很大,农村与城市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消除差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就中小学讲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农村中小学来说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条件,目前来看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就目前的农民来说,这几年由于国家的投入,农业税的减免,农民的生活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是随着物价的飞涨,化肥、农药、薄膜、种子几倍上涨,实际收入有所提高,但幅度不象有些领导说的那样,再说农村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收入并不高。可是中小学免费了,要真正提高农民素质,那就要孩子读高中、上大学,一年的收入要供一个高中生或大学生来说,就不只是"难"和"贵"的问题了,简直无法承受。试想农村一个三口之家,一垧土地,种上玉米,垧产一万五到一万八左右,每斤五六角计算,一年能收入多少,扣除种子、化肥、农药、薄膜和人工,一年纯收入多少,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留足来年生产、生活需要,还不算偶尔碰到得自然灾害,再算还有多少剩余,怎么供一个学生读高中或大学,这不是"难"和"贵"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读大学一年的需要多少。所以,我们就按《政府工作报告》年人均五千元计算,三口之家能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并不是说"上好学难、上好学贵"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上得起得问题。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的有些领导不顾事实,不顾民生,说话怎么就不负一点责任。你拿着老百姓得血汗钱,站着说话不要疼,你以为都是领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