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伴随落实《义务教育法》,在教育经费、校舍建设等得到保障和开始改善之后,优秀教师的短缺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真正制约。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却经历了一番曲折。由于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来源得以拓宽,不限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理论上说,这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改善。但师范教育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渠道,已经深入人心;在教师职业尚未成为具有竞争性的优势职业之前削弱这一渠道,会对教师培养造成实际的损害。作为基础教育基础的教师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基础教育作为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是重中之重,要优先发展。但是在各级政府的贯彻和落实中存在着很大差距,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笔者根据多年在师范教育战线工作的体会,对制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作些探讨。 一、师范教育已经不再姓"师" 近年来对师范教育体系的改造,一是作为全国重点高校的师范大学纷纷"转型",定位于研究型大学,淡化、弱化了培养教师的属性和功能,学校中"师范生"的比例逐年减少。二是许多地方大专层次的师范学院纷纷合并、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摆脱"师"门。三是为追求教师队伍的高学历,过早地取消主要面向农村培养小学师资的中师,由于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并不安心小学教育,难以下到农村,致使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四是在高校高收费的大背景下,从民国时期即已形成的师范院校学生免费的政策也被一风吹。师范大学过去被戏称为"吃饭大学",它在为许多贫寒子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之时,有效地保障了师资队伍的生源质量,是一种符合国情并极具智慧的教育政策。由于这一政策的取消,师范院校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失去了对贫寒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队伍出现了"逆向淘汰"的情况:最好的生源不会报考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中最好的学生不会留在教育系统,学校中有能力的教师也不安心学校而转行"跳槽"。于是,当我们日益追求优质教育之时,优秀师资的来源却日渐匮乏。师范教育已经不在姓"师"。 二、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 从目前教育发展规模分析看,应加大师范教育投入,保证优先发展。就以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就比去年增加60万,虽然局外人或者管钱部门往往感觉"教师太多","效益太低",需要削减。可是,由于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提高教师质量,而且要增加数量。事实如何呢?请看:按着国家预定目标,在"十五"期间,初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60%左右,初、高中学生将有大幅度增加。此外,中小学要加强德育工作,增开信息技术课程,一些小学增开外语课,也需要增加师资。这些要求使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师资的需求量增大。从深层次看,小学的调整、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范学校的合并、升格、大学的扩招,扩大教育规模或延长教育年限,可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矛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唯一出路,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劳动者受教育平均每增加一年,GOP会增加3%,未来5年内高中招生规模扩大1倍,因为现有高中教师不仅不存在超编,而且还有结构短缺问题,虽然教师来源不在由师范院校单一提供,但师范院校仍然是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因为根据杨春茂先生《中小学教师数量控制透析》(《人民教育》2001年9期)一文中提供的数据:按现有学生和1984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计算,需配备教师984万,全国中小学教师缺编10万,其中城镇中小学教师超编50万,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约60万,如果减去约30万民办教师,全国中小学缺编40万。所以,办好师范教育,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是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县(市)、乡(镇)教育的实际状况 从目前县(市)、乡(镇)的实际情况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与各级政府贯彻力度不够。国家明确要求: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应该看到,这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必须确保这项政策的稳定和落实。因为这决定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可是当前教育显露出的矛盾与问题,既有历史上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也有现实中若干决策失误所造成的。例如:不少县、乡"偶然发现"教育开支占县、乡支出的68%左右,于是"将大刀向教育砍去",教师工资不仅一拖再拖,一再打折,而且,能砍就砍,在所开工资里只剩下"裸体工资"。在一些地区给教师发工资成了赏赐,拖欠教师工资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只有到教师节补发两个月工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县乡领导不仅不能"为官一任,兴教一方",而且依照"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方式行事,不仅不思发展本地方经济,加大教育投入,而且靠贷款办事,拖债不还、每日躲债为生。更有甚者许多县乡为减轻财政压力,竞蛮横规定"从现在起新教师一个不进,"致使毕业生分配不下去,有的地区宁可使用民办、代课教师,因为这部分教师工资是由乡村统筹解决,不需要当地财政拨款。就以我们地区为例,从2000年开始,市直学校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编制不给,学校缺老师,学校自筹资金解决,而且每月只发500-600元工资,这使当地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报考师范院校,导致师范教育生源不足、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当地教育教师队伍如同一潭死水,新生力量得不到充实,教育质量下滑,这不仅害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越穷越不能吸引人才,越缺乏人才越穷的恶性循环圈中。 四、当地教育的环境的状况 教育的内部环境恶化严重。当前在一些地区,县城基础教育内外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虽然各级政府在文件上,口头上为教育投入作了很大努力,由于才力不足,许多地方的教育公用经费几乎为零,学校用以维持基本运转的唯一经费--杂费还要被当地财政以综合预算为由提走相当一部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基本得不到落实。与此同时,政府加大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力度。应该说在一些学校确实存在乱收费现象。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许多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许多按规定应从公用经费支出的部分,由于公用经费的缺乏,才不得不用收费的方法摊到学生身上。同时有些基层干部教育法制意识不强、教育执法不到位问题还比较普遍,某些部门动辄到学校进行罚款、罚款的执法部门的人员,对不合理收费的处理并没有达到减轻学生不合理负担的目的,更有少数人打着规范收费的旗号,只是为了达到获取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目的。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恶化了教育外部环境。 在教育外部环境需要优化的同时,教育本身落实教育法律的措施和手段比较少,制约各级政府和部门教育行为的能力十分有限;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虽体现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原因不能综合施治、治本乏术而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老百姓对中小学乱收费愈来愈严重的看法(在"减负"和学校安全方面存在此类现象);推进素质教育的配套改革措施相对滞后,尤其是课程教材、评价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规范化以及高考选拔、收费的改革不配套。 首先,从教师工作量看,缺乏法制管理。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工作量无法定标准,形成教师工作量不均。教师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不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合理确定教师工作量,势必带来牺牲教师健康、影响教师积极性、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后果。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普通较大,教师日劳动约9.76小时,每天与同类工作人员比超出1.67小时,一年累计达400多小时。长期超负荷运行,使教师疲惫不堪。 其次,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看,角色多重、任务多端、信息封闭、形象单一。据资料统计,山区小学教师家庭是农业户口的高达80%在法定双休日或寒暑假中,这些教师便成了地道的农民。很多村小教师,既是校长,也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还要努力担起科学文化"权威"的角色。角色多重,对山区小学教师更好地接触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精力,教师们常被众多的事务缠绕疲惫不堪。山村小学教师往往要独当一面,学校里所有教育教学任务都要由他来组织落实,即他要教不同学科的课程,还要身兼数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多端,为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体系以及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了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小学的负担还是过重,而是承受了一些不该承受的负担,一些真正需要承担的任务却没有承担起来。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许多教师几十年也没有机会外出参加业务学习。同时,山区小学教师受其特殊地位和环境的影响,总觉得自己的教师就是这样教自己的,自己的同事也是这样教学生的,自己不比人家差,久而久之,便固步自封,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信息封闭,影响了教师自身的自下而上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山村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与老百姓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的社会背景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地反省自己,时刻以为人师表的形象出现。无疑,这促进了教师的自身修养。但也正因如此,弄不好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致命伤。因为,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注视之下,一旦教师的教育思想不对头,或管理中独断专行,学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很难逃脱。这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 总之,政策导向和决策失误造成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履维艰。由于师范面临改革和调整,要完成三级向二级过渡,二级向一级过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之基础教育死水一潭,使得师范教育在调整中,又取消了毕业分配,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和决策失误,导致师范教育生源不足、质量下降,毕业生分配不下去,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新生力量得不到充实,致使教育质量下滑,同时教育投入不到位,给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