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飞歌中的河洛咏叹
如果我们把诗歌比作一片汪洋,这汪洋中就既有鱼龙潜渊海鸥飞掠,也有群虾嬉戏海草蔓蔓;如果我们把诗歌比作一条长河,这大河中就既有大江东去波涛翻滚,也有溪流潺潺浪花朵朵;如果我们把诗歌比作一支乐曲,这乐曲中就既有高音的昂扬,也有低音的倾诉,节奏明朗富有变化才是一首好的乐曲。唐诗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高峰,这高峰是由很多著名的和未名的诗人共同筑造的。在唐朝诗人中,从郑州既走出了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这样的大家,也养育和栽培了杜审言、李颀、岑参、李益、胡令能等一大批独具风韵的名家。在这片黄河与洛河激流对接的中原大地上,他们唱出了一曲大唐飞歌中的河洛咏叹,共同打造了富含中原文化精神的郑州诗词文化。 一、杜审言 杜审言(公元648-7O8年),字必简,巩县南瑶湾村人(今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他自幼聪敏好学,于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O年)中进土,历任煤城尉、洛阳丞等职。 杜审言在武则天执政时已很有名气,并深得武则天赏识,授他著作佐郎之职,迁膳部员外郎。但他尽管颇有诗名并很有抱负,却一生时运乖张,仕途坎坷,"载笔下第,三十余年",始终未发挥出他的才干,因而晚年有过"身外即浮云"的想法。消极归隐与积极于世,构成他的世界观,对于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景龙二年因病离开了人间,年仅四十岁,死后追赠著作郎。 杜审言少年成名,与当时的李桥、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他能文、善诗,又工于书法,性情矜诞,恃才善傲,傲世倜傥,风流不羁。他自己曾夸口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他的朋友苏味道当了天官待郎,社审言为他拟了个判词,出来后对别人说:"味道必死!"大家听了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又说:"彼见吾判,且羞死。"他一生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孤傲不群的个性却始终未改。他病危时,宋之问等一班朋友去看他,问他病情怎么样,还有什么要交待的没有?他半卧病塌,长叹一声说:我一生被那些有造化升官的小辈们所压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的才干,很长时间压着你们没有出头之日。今天我要死了,你们就可以出人头地了。这对大家,对我都是一个安慰。但遗憾的是,谁是我的接班人呢?他这一番话,使在场的朋友听了非常尴尬,啼笑皆非。 杜审言留下的诗不多,只有四十余首。但他的诗歌却体现了初唐、盛唐诗歌风格变化的特色。即由六朝遗留下来的轻靡华艳的诗风,转向壮阔雄浑的风格。他的诗以浑厚、深沉见长。他写景、纪行、状物,多有清新明快之作,常以锋利的笔力,描绘出祖国崇山峻岭和苍茫辽阔的边塞风光;用感慨万干的笔调,写出胸中的抱负,用清丽明艳的词藻,写出歌颂升平的应制之作;用愤世疾俗的笔写出了"雀罗争去翟,鹤学竞寻王"的世态炎凉。特别在律诗的定型上,他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大量创作五言律诗,而且在对仗、工整、音韵协调上下工夫。并注意到整体结构和炼字炼句的关系。完成了五律的规范化,艺术水平已达到盛唐的境界。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此时诗人远离故土又仕途失意,心情自然不好,所以这首诗>写得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就艺术性而言,此诗构思完整而又独创,情绪表达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后人在评及五言律诗时,总推"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第一。其他如《秋宴临津》、《登襄阳城》.《咏终南山》等篇,"皆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并且说:"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案自。"(胡应麟《诗教》)。宋之间曾盛赞社审言的诗为:"其含润也,若和风欲曙,摇露气于春林;其秉艳也,似凉雨半晴;悬日光于秋水。"闻一多先生评价杜审言的诗说:"已转变为纯粹的唐代诗风。" 杜审言《渡湘江》一诗也是一首具有标志意义的诗歌。"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这首诗>出现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初唐七绝"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在胡所举的两首诗>中,这首《渡湘江》更为可取。 杜审言在律诗上的贡献,以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他的孙子杜甫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排律这一形式的运用。律诗的创作到了杜甫这一代,运用的更加娴熟,而且在一些方面超过了乃祖。社审言最长的排律为《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共四十韵。这首诗写的"沈雄老健,开阖排荡,壁垒与诸家不同。"(《摸斋诗话》)。杜甫也极力颂扬这首诗为:"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围。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钟律严高悬,维鲸喷适道。"(《人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巨》)。其后杜甫创作的五排《秋日奠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运用许多典故,严格遵守格律要求,而且叙事、叙人、叙物语切句当,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诗歌传统上,杜甫极力推崇杜审言,说:"吾祖诗冠古。"教育儿子们说:"诗是吾家事。" 二、李颀 李颀(690-751),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因辞官归登封。李颀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边塞诗,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二是描写音乐的诗篇,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三是寄赠友人之作,有《送陈章甫》、《别梁□》、《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3卷。 李颀是唐代开元、天宝间的一位重要诗人,但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以至对李颀的生活全貌很难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而后人对李颀诗歌所取得的成就也在相当一段时间认识不足。李颀的边塞诗代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顶峰,音乐诗代表了中国描写音乐诗词的最高成就,古风意趣境界和李白相似,七律构制神韵与杜甫相和。可以这样说,李颀是一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不应被忽视却偏偏被忽视太久的一位诗人。 李颀的边塞诗,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其艺术成就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相媲美。如《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甚是悲壮。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然后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传统边塞诗歌,几乎都是站在本土的立场来描写和抒情,很少有感及被征伐的少数民族的情感的,而这首《古从军行》第一次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只此两句,足以震撼中国整部诗歌。再如《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鬚如蝟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全诗>十二句,奔腾顿挫而又飘扬含茹。首起六句,一气贯注,到鬚如蝟毛磔"一句顿住,"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忽然飘宕开去,"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又是一个顿挫。以下掷笔凌空,忽现辽东小妇,一连两句似与上文全无干涉,"今为羌笛出塞声"一句用"今"字点醒,"羌笛"、"出塞"又与上文的"幽燕"、"辽东"呼应。最后用"使我三军泪如雨>"一句总结>,把首句的少年男儿包涵在内,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脉豁然贯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这样尺幅千里之势,这在李颀以前的七言古>诗>中是没有的。 李颀的音乐诗,包括《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三首。《琴歌》以动静二字为主,全从背景>着笔;《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以两宾托出一主,正写胡笳;《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以赏音为全诗>筋脊,正面着墨,写得都极尽巧妙,其描写音乐的艺术效果,历来与韩愈、白居易并列,在唐朝诗歌中是无人能及的。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这首七言古体长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赞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全诗>巧妙地把演技、琴声、历史背景>以及琴声所再现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笔姿纵横飘逸,忽天上,忽地下,忽历史,忽目前。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 李颀的古风,巧妙地运用一些写律诗的手法于古诗之中,用一些参差长短的字句,时时变换其音韵,工丽中透出英爽之气。流丽疏宕,凝而不滞;既有一气到底的气概,又有循环往复的旋律。刘宝和《简论李颀及其诗》中,分析了李颀古风的性格和思想基础,他认为李颀在性格和思想方面均有近于李白处,所不同的是李颀表现得比较温和含蓄,没有李白的激烈劲直;另外,他的道家思想也比李白浓厚,且偏重治术,这就把个人修炼和治国明显地分开了。文章还认为道家思想是李颀的主导思想,除道家思想外,他还有任侠好义的一面。如《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唐诗》收录的李颀116首诗中,有一半以上是寄赠诗,且篇篇情真意切,记录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李颀的七律,长于以神韵取胜。在唐代著名的诗歌选本中,仅《又玄集》、《国秀集》、《河岳英灵集》提及李颀诗,所选作品皆以古体为主,偶可见五言律诗及七言绝句,而无收录七言律诗,可见唐代文人认为李颀不以律诗见长,也不甚重视其七言律体之作品。直到明清,许多著名诗家开始注意李颀七言律诗,如李攀龙在其《唐诗选》说道:"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致其妙,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此言一出,诗坛上对李颀七言律诗开始有所注意,进而备受青睐。胡应璘《诗薮》论七律时,亦将王岑高李等人列为正鹄,更进一步将王维与李颀七律并论,以为"和平而不累气,深厚而不伤格,浓丽而不乏情,几于色相俱空,风雅备极。"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所选盛唐七律,李颀七首全被选录,总数仅次于杜甫五十七首、王维十一首,可见李颀在盛唐七律之创作上有其重要性。七言律体创作有诸多限制,经过历代众多文人的努力写作,大致得到一项体悟,即认为七律不易创作,有一定的困难度,若非才具千钧,则难以写得工密严整、浑然天成。沈德潜《说诗晬语》云:"七言律,平叙易于径遂,雕镂失之佻巧,比五言为尤难。"七言律诗在七字为句、八句为篇的形式约束下,想达到平仄和协稳畅,声律整严流动,实属不易,即使是盛唐诗人,能有名篇者,一代亦不过数人而已。而即使如王维之大家,细观其诗,仍存在许多失黏失对、犯重字、不合格律的情况。相对而言,李颀虽诗歌格律却整齐响亮,固有其可取之处,明代许学夷谈及李诗合律之特色,曰:"李较岑王语虽镕液而气若稍劣,后人每多推之者,盖由盛唐体多失黏,讽之则难协,李篇什虽少,则篇篇合律矣。"分析李颀七首七言律诗,发现其格律的确没有失黏失对与出韵的状况,是以虽然所流传下来的七律不多,但是在明清诸家一致以为七律较五律困难数倍的情况下,在盛唐七律尚未完全发展成熟时,能够合于声律,恐怕这也就是后人如此推崇李颀诗歌的原因之一了。如《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首诗>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沈德潜评论此诗:"结意勉以立功,若曰勿以长安为行乐之地,而蹉跎无成也。"此诗为李颀送魏万至长安而作,勉之以功名为念,全诗景中寓情,前四句先写昨夜微霜之时,初渡黄河而来的游子,床席尚未寝暖,天刚亮又向长安而去,行动急促紧迫;此中作客他乡之愁苦,早已不堪,又加以鸿雁哀鸣、迭云千嶂,更见其景色;颈联「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上句写游子渐近长安,下句则写已至长安,皆为李颀设想之词,表现出时序之迁移和景物之萧瑟,更能使客中游子深感秋意逼人、景物凄清,情景交融,直写客中情事。至末句转入即将离别的深切叮咛,希望友人毋至长安多贪图安乐而虚掷光阴,否则岁月容易因蹉跎而一事无成,故以立身立名勉励之,冀其以功名为念,写来正见友情之诚挚。写得和平温婉而轻轻着题,而无送别悲伤惆怅或豪情重语,其中或因景即情,或因情即景,不直言送别,但好友客中之愁、送别之人的关心,与结语无限之寄况,皆自景色中点染而出,更富含韵味。 三、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在天宝二年所作的《感旧赋并序》叙其早年经历:"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荷仁兄之教导,方励己以增修。无负廓之数亩,有嵩阳之一丘。"从文中所叙可知,岑参于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即开元十七至二十二年)隐居于郑州嵩山。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博大深厚培育了岑参天马行空的诗歌气质。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也是写唐军出征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这是白昼的出师,因此写法也和前诗写夜行军不同。前诗是衔枚疾走,不闻人声,极力渲染自然;这首诗却极力渲染吹笛伐鼓,三军大呼,让军队声威压倒自然。不同的手法,却表现出唐军英勇无敌的共同精神面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四、崔曙> 崔曙> (约704-739),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为崔曙>卷。 崔曙的诗最为人道的是《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这是一首投赠诗,也是一首怀古诗。重阳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为投赠对象。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首句直接写望仙台;颔联是写台前形势,北望三晋,东扼二陵;颈联写望仙台为河上翁而筑,因而以仙人关令尹做陪;末联以陶渊明比刘明府。全诗意在说明登高畅饮,不必远求神仙,就近寻刘明府即可。诗的意境开阔,结构严谨,"一气转合,就题有法"。 李益(748-829),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少年时期家乡沦陷,李益东迁至郑州,在嵩山一代居住学习。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尉,迁主簿。建中四年(783),又登拔萃科,为侍御史。官低位卑,抑郁不得志,先后从军朔方、鄜坊、邠宁、幽州等地,任职幕府,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写下了大量诗篇。元和元年(806),入朝为都官郎中,历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学士,累迁太子右庶子、集贤学士判院事、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身经玄、肃、代、德、顺、宪、穆、敬、文九朝,阅历丰富,诗名卓著,诸体兼工,尤擅七绝。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在大历、贞元时期的诗人中,李益对中晚唐的影响最大,也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现存诗一百六十馀首。有《李益集》。 刘禹锡晚年写诗回忆"世间才子昔陪游"。深深怀念两位已经去世的才子--张籍和李益。他在诗中沉痛地写道:"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刘禹锡将李益的边塞诗与张籍的乐府诗并举,可见他对这位边塞诗人的推重。刘禹锡所举出的李益这首代表作品,题为《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旧唐书李益传》说这首诗,天下"唱为乐曲","以为歌词"。 李益的诗,按题材分,有边塞诗、妇女诗、咏怀诗、山水诗、酬赠诗几类,以边塞诗的成就为最高。 他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从总体说,是中唐其他诗人所不可企及的。这些诗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烁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按内容说,它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是叙写边塞战争的实际,赞扬广大将士的报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反映并同情广大战士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揭露并抨击朝廷守边无策和边将腐败无能。当时,广大唐军将士在反击吐蕃入侵的自卫战争中,英勇战斗,气势豪迈。"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暮过回乐烽》),诗人以高昂的笔调抒写了他们的从军之乐。《度破讷沙二首》之二写他们战罢归来的情景说:"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前三句写初秋大漠晨景,开阔而富有生气,从而衬托了唐军战罢归来的豪情,最后正面描写英雄形象,突出了唐军将士不畏艰苦,士气高昂的形象。《塞下曲》第二、三、四三首中,诗人揭示了他们乐观无畏的原因,是为了杀敌立功,保卫边疆,"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但是,唐在对外战争中存在严重问题,防秋之兵"皆河南、江淮诸镇之军也,更番往来,疲于戍役","中原之兵,不习边事,及扞虏战贼,多有败衄","边将名目太多,诸军统制不一,缓急无以应敌"(《旧唐书陆贽传》)。一些边将"生事邀功,窃取官赏"(《通鉴》卷二三八)。"边军徒有其数而无其实,虚费衣粮,将帅但缘私役使,聚货财以结权幸而已,未尝训练以备不虞。"(《通鉴》卷二九三引李绛语)元和八年(813)"受降城兵籍旧四百人,及天德军交兵,止有五十人,器械止有一弓,自余称是"(同上)。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诗人也作了深刻揭露。他借用古事批评朝廷不重边防,不赏战功,对外软弱:"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沉痛指出一部分边防将士无心报国,士气低落:"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夜发军中》)尖锐揭露了唐军内部的矛盾:"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五城道中》)一方面是朝廷守边无策,赏罚不明,边将"生事邀功,窃取官赏";另一方面是战士久戍边庭,辛勤服役,思归厌战,对比是强烈的,爱憎是分明的。在《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中,诗人感慨系之:"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诗人由边地的荒凉而想到边防的废弛,又由泉水的分流而忧虑年华逝去,报国壮志无成,情景交融,宛转流畅。"几处"一联,含蕴地谴责了唐朝廷"备边无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全诗充满着一种壮士无功,美人迟暮之感。 由于战争连年,朝廷守边无策和边将腐败无能,广大唐军将士在久戍难归、经常失败和功业无成的情况下,战斗士气削弱,普遍厌战思归。他们听到"蕃音蕃曲"就要思乡念远:"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夜上西城听凉州二首》之二)"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从军北征》)诗人以同情的态度,真实地写出了他们的这种感情。其中以本文开头所引《夜上受降城闻笛》最为出色。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色彩鲜明地描写了边地寥廓凄清、寂寞苦寒的景象,由景见情;再写由闻笛而引起的普遍的望乡之情,感慨至深;真是"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清施补华《岘佣说诗》)的"绝唱"。它代表着李益边塞诗的最高成就。 第二类主要是抒写诗人自己的从军生活和壮烈情怀。有的抒发了从军报国,收复失地,安边定远的豪情壮志:"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截海收蒲类,跑泉饮䴙鹈。"(《再赴渭北使府留别》)"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赴邠宁留别》)在《塞下曲》里,诗人更是豪气洋溢:"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以马援、班超和薛仁贵自况,壮怀激烈,用典贴切。当他想到失地仍未收回,心情沉痛:"心知旧国(陇西)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面对边庭现实,他赞颂唐将张仁愿当年筑城守边的功绩:"单于每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拂云堆》)他要求主将关怀战士的不幸:"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回军行》)集中地反映诗人感情的是《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诗人由眼前的磨剑石展开联想,抚今思昔,哀悼阵亡将士,讴歌唐军"百万屯边秋",决心"一雪万世仇",慷慨悲歌,情怀壮烈。此诗在艺术上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气势雄健,风格悲壮,具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在现存李益诗中,篇幅仅次于《杂曲》,是最长的一首七古。 第三类是描写边塞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既写了战争之暇,骑射习武,"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观骑射》)的情趣和"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夜宴观石将军舞》)的欢乐,更描绘了"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塞下曲》四首之一)的优美景色和"眼前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度破讷沙二首》之一)的苦寒气氛。《暖川》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胡风冻合䴙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风光壮美,意境阔大,真堪入画。 李益的这三类边塞诗作,第一、第三两类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成分,第二类的部分作品浪漫主义色彩较浓。李益是生活在中唐的边塞诗人,其作品中有情调偏于感伤者,是当时军事形势发生变化的反映。 李益的诗歌,不仅《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被天下"唱为乐曲"。而且"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旧唐书李益传》)李益诗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欢迎呢,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雅俗共赏。李益不仅善于向历代诗人学习,并且虚心从民歌中汲取养料。他把典雅的书面语言与通俗的民间口语熔为一炉,精心锤炼,达到清新自然、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程度,歌唱起来,能够为广大听众所理解。 二是富有音韵。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李君虞益生长西凉,负才尚气,流落戎旃,坎坷世故,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悲壮而婉转,激昂而和谐的节奏,是李益诗的音乐美,对听众有吸引力。 三是擅长绝句。李益诗今存一百六十余首,三分之一是七绝,八分之一是五绝。明胡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李白)、龙标(王昌龄)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诗薮内编》)他所举大多是边塞诗。如果单就边塞诗而论,所言甚当。若全面地看,那就应如清沈德潜所说:"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益)、刘宾客(禹锡)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李白)。"(《唐诗别裁集》)李益的五绝,在语言、韵味、音律、表现手法等方面,与七绝类似,也不乏佳作。唐乐人所唱,常常是绝句。李益写的绝诗,既多且好,乐人从中选择,各取所需。通过乐人之口,李益的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 六、郑畋 郑畋(约824~882),字台文,郑州荥阳人。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任藩镇幕府。咸通五年(864)入朝,十年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因事被贬为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元年(874),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因反对招抚黄巢事与另一宰相卢携忿争,俱罢相。广明元年(880),郑畋任凤翔(今属陕西)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出奔蜀。郑畋招集畿内散兵,对抗黄巢军。中和元年(881),郑畋传檄天下,号召四方藩镇合兵围攻长安,为阻遏黄巢军在关中的发展,竭尽气力。不久,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逐郑畋。郑畋被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二年,召郑畋至成都(今属四川)主持军务。三年,黄巢军退出长安,僖宗将还京。当权宦官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今四川成都)陈敬瑄与郑畋不协;李昌言又因逐郑畋自代故,也不愿郑畋继续执政,三人合力排郑畋去位,郑畋赴其子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任所。 郑畋三次入相,尽忠尽义,宋朝洪迈称其为一代名相。郑畋不但是一个政治家,而且颇富诗名,最出名的当数《马嵬坡》一诗:"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日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经过马嵬坡时,扈从部队因怨愤而哗变,自行处死奸相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围炉诗>话》说:"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是咏史诗>的佳作。 七、胡令能 胡令能,生卒不详,郑州中牟县圃田乡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胡令能家贫,小时就以修补锅碗盆缸为业,人称"胡钉铰"。因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列子同乡,故常祭祀列子,又受禅学影响。胡令能的诗与文人诗词完全不同,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可视为"乡土诗人"。《全唐诗》存胡令能诗四首,数量虽不多,却篇篇通俗易懂,篇篇佳作名篇。 《喜韩少府见访》:"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胡令能最出名的一首诗。唐诗各选本均不曾遗漏此篇。这首诗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作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胡风似剑镂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八、郑审 郑审,郑州荥阳人,开元末任监察御史,后为殿中侍御史。天宝中历勋员外郎、吏部郎中。后任谏议大夫、秘书少监。乾元时期,任袁州刺史。大历初年,为江陵少尹。生前,郑审与杜甫等诗人交游颇多,其诗作虽不多,但在当时也富有诗名。郑审还是一位知名的画家,有作品传世。 现存郑审诗作不多,比较知名的如《酒席赋得匏瓢》"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绿杯。何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陕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九、张彪 张彪,郑州登封人。天宝年间,陪同老母避难,长期隐居嵩山。张彪一生勤于诗文,生前与杜甫等人交游,杜甫对其很器重,曾作《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赞赏,说他"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张彪《北游还酬孟云卿》一诗:"忽忽望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赢弊,谁信文与才。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另有《杂诗》:"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商者多巧智,农者争膏腴。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馀。君子有褊性,矧乃寻常徒。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疏。"他是最先感受到唐朝衰败景象到来的一位诗人,冷眼旁观,走向写实。 十、郑常 郑常,郑州荥阳人,贞元初年以殿中侍御史为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之判官,吴少诚时有不忠之心,郑常欲擒之,事泄被害。《全唐诗》存其诗三首。《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汉阳无远近,见说过湓城。云雨经春客,江山几日程。终随鸥鸟去,只待海潮生。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寄邢逸人》:"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违。地僻人难到,溪深鸟自飞。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苗肥。畴昔江湖意,而今忆共归。"《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十、郑颢 郑颢,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字养正,生年不详,卒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及第。郑颢为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登第后任右拾遗,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宣宗三年(849)充翰林学士。宣宗为万寿公主招婿,宰相白敏中荐举郑颢,其时郑已赴婚楚州(今江苏淮安),将娶卢氏。已行至郑州,为白敏中所发堂帖追回,宣宗为其完婚,拜驸马都尉,又提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但郑又怀念卢氏女,深恨白敏中,后常于宣宗前告白的状。宣宗皆不以为然。郑颢后升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大中十三年(859)为检校礼部尚书,又任河南尹。大中十四年死于任上。郑颢善于选拔人才,于礼部任上,曾两主礼试,处事公允。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驸马。《全唐诗》有其存诗一首,《续梦中十韵》:"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飘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 十一、郑损 郑损,字庆远,郑州荥阳人。中和、光启年间,历任刑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尚书。全唐诗收有其诗一卷六首。《玉声亭》:"世间泉石本无价,那更天然落景中。汉佩琮琤寒溜雨,秦箫缥缈夜敲风。一方清气群阴伏,半局闲棋万虑空。借问主人能住久,后来好事有谁同。"《艺堂》:"堂开冻石千年翠,艺讲秋胶百步威。揖让未能忘典礼,英雄孰不惯戎衣。风波险似金机骇,日月忙如雪羽飞。莫怪尊前频浩叹,男儿志愿与时违。" 十二、郑准 郑准,字不欺,郑州荥阳人。乾宁初进士,居荆南幕掌笺奏十年。后因极谏不听,辞职而去,被杀害。郑准一生喜爱诗歌,常与诗友唱和。《全唐诗》录有诗作一卷六首,为人称道的如《江南清明》:"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 <img src=http://xz5.2000y.net/admin/uploadpic/2004101019046486.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