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之雅——白居易 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沿着杜甫开辟的道路,进一步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 一、 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 白居易(772-846),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新郑东郭宅,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二、白居易的诗歌与文人词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五十一岁以前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编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杂律。这个分类不够理想,因为前三类以内容分,后一类又以形式分,未免夹杂,但基本上还是适用的。同时从他把杂律诗列为一类来看,也反映了律诗这一新诗体到中唐元和年代已发展到可以和古体诗分庭抗礼了。他晚年又曾将五十一岁以后的诗只从形式上分为格诗和律诗两类。另外,白居易从受民间曲子词的影响,创作了一部分文人词,可以说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开创者。 (一)讽喻诗。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这些讽谕诗,是和他的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一致的,同时也是他的现实主义诗论的实践。其中《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杰作,真是"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丰富的现实内容。 讽谕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统治阶级的"荒乐"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各种弊政进行揭露。人民的疾苦,白居易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他曾一语道破:"一人荒乐万人愁!"中唐的弊政之一,是不收实物而收现钱的"两税法"。这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痛苦。《赠友》诗质问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为"为了换取铜钱,农民只有"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结果是"岁暮衣食尽"、"憔悴畎亩间"。在《重赋》中,更揭露了两税的真相:"敛索无冬春。"对农民的憔悴也作了描绘,并提出控诉:"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白居易以《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的讽谕诗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以至"时人罕能知者"(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在后世则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白居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和新的风格,并以"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寄唐生》)的勇气,对当时的社会丑恶进行了最大胆的指斥和抨击,其高度直追杜甫,这一点是永远值得人们钦敬的。 (二)感伤诗。感伤一类,《长恨歌》、《琵琶行》最为出名,也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三)闲适诗。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把政治目的、社会功利放在第一位;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这不仅在写作立场上造成自我限定,而且当君主并不支持这种创作时,他也必然感到缺乏动力。而白居易又是一个性格很矛盾的士大夫,一方面深切地关心现实,另一方面又很爱惜自己。在他初入仕途、官任左拾遗时所激起的政治热情,随着屡遭挫折而渐渐消退。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回乡后,写"讽喻诗"就少了,更多的是写旷达平和的"闲适诗"。所以,闲适生活成了白居易后期诗歌的主要内容。 白居易另有不少记游写景的"闲适"之作,很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如那首长达1300字、被后人评为可与韩愈《南山》诗"匹敌"(《唐宋诗醇》)的《游悟真寺一百三十韵》,叙述游踪条理分明,步骤井然,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摹景写情既形象生动,又自然散朗。写山风是:"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写日落月出是:"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千里翠屏外,走下丹沙丸。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写游山之意是:"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诗情画意弥漫其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他被贬之后写的《题浔阳楼》、《读谢灵运诗》、《宿简寂观》、《咏意》等诗,都能以审美的眼光和清新的笔调,观照自然,抒写心愫,排遣忧愁,超然物外,表现出"逸韵谐奇趣"的特点。 (四)杂律诗。白居易诗歌所分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是以内容取,杂律却是以形式取,按照五律、五绝、七律、七绝进行分类。就内容而言,大都还是讽喻、闲适、感伤三类,其中有价值的是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写景小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西湖留别》、《暮江吟》、《问刘十九》等,都能以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生意盎然的境界,历来脍炙人口。而一部分铺陈故实、排比声韵的长篇排律和杯酒光景、艳情风月的小碎篇章,颇为时人效尤,但多不足取。 (五)文人词。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型诗体,有着既属于音乐又属于文学的双重性,它的产生与形成,依赖于音乐与诗歌各自的发展,以及诗乐结合方式的变革和演进。词的兴起和成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了隋唐时流行的宴乐的影响 。盛唐崔令钦《教坊记》中所列的三百二十四支曲名,绝大多数成了后来的词调。另一个方面,诗歌发展至盛唐,众体兼备,声律完善,诗的节奏感与音乐美大大增加了,近体诗尤为突出,为词体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隋唐时代,随着诗乐的长足进步,人们对诗乐结合也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而词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在宴乐与诗歌的结合中诞生的。隋唐宴乐的形成,造成了大量具有固定曲度的流行乐曲,因声度词成为普遍的创作方法,曲子词随即大量出现了。当文人们接触到乐工歌妓,因而介入曲子词的创作时,这种富有音乐性、辞式随曲调要求而作长短参差的作品,逐渐被看作一种新兴的文体,作为音乐文学的曲子词就变成了作为单纯文学的词。中唐前后,由于民间词的广泛流传,一部分比较接近民间的诗人开始了词的创作。唐代文人词中,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是较早的作家。白居易、刘禹锡是中唐时期写词较多并且成就突出的作家。 白居易是唐代最早写词的大诗人之一,也是唐朝时期使用词牌种类最多的诗人,如《一七令》、《江南春》、《竹枝》、《花非花》、《长相思》、《急乐世》、《宴桃源》、《浪淘沙》、《杨柳枝》、《隔浦莲》、《忆江南》、《离别难》、《柘枝词》等,很多词牌都是他第一次使用并将形式固定下来的。他对词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以自己的"新歌词"推进了"声诗"向词的演化,以词作实践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以自己大诗人的声誉和影响促进了词的创作和发展。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 白居易不但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写出了很多名篇,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津津乐道。如《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色,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再如《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词千百年来也是脍炙人口。还有《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词本是收入"感伤诗"中的,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宋朝词人苏东坡还依此意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 三、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策林》六十九)。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策林》六十四)。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密切联系于当时代的"政"。因而,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元和元年以后,这一理论逐渐成熟,在元和四年所作的《新乐府序》中,白居易明确地提出诗应"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一方面要求君主"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新乐府采诗官》),另一方面则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现实问题,提出讽谏。在《读张籍古乐府》中,他通过表彰张籍来宣扬自己的观点:"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也就是说,诗要写得有"讽"、"感"、"劝"的实际效用。两方面综合起来是一个意思,白居易强调的是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即《与元九书》中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上述理论相适应,在诗歌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不加文饰,表达直率,不绕弯子;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不作隐讳,切近事理,说尽说透;③"事□而实",内容真实,经得起查考,不说空话,不加虚夸;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容易上口吟诵,便于配乐传唱(《新乐府序》)。他自己的一部分诗作,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践的。 新乐府运动,便是在上述诗论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新题乐府和少数古题乐府也都体现了或符合于这些理论精神。"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共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一是用新题。从建安时代起,文人乐府也有少数写时事的,但多借用古题,反映现实范围既受限制,题目和内容也不协调。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故又名"新题乐""。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也有一些自创新题的,但内容又往往不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是从杜甫创始的,但还不是所有新题都写时事。新乐府则专门"刺美见事",所以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便全都列入"讽谕""。三是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尽管实际上它们全是"未尝被于声"的诗,但仍自名为乐府,并加上一个"新"字以示区别。这从音乐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体现了汉乐府的精神。 但是,也要看到,因为白居易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现实政治需要,有时把诗歌变成押韵的谏章,又是不恰当的。同样,一味强调"辞质而径"等诗歌的表现方法,势必会用另一种形式束缚诗歌艺术的创造,拘限诗歌风格的多样,难免有浅率之弊,因而受到晚唐诗人杜牧及宋代一些诗人的批评。 四、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与影响 白居易诗歌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浅切,明畅通俗。平易,是指用寻常的话,写寻常的事,明白自然,人人能够领略。所谓"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就是对于这种平易自然、浑成无迹的诗风的高度赞扬。平易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赵翼《瓯北诗话》也认为"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指出"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白诗的平易,又是同叙写情事的直切畅达联系在一起的,意到笔随,挥洒自如,"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王若虚《滹南诗话》),有很大的感染力。这样的平易,是提炼的结果。赵翼又说:"其笔快如并剪,锐如昆刀,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工夫又锻炼至洁,看是平易,其实精纯。"宋代僧人惠洪《冷斋夜话》记叙白居易作诗令老妪都解的传说,虽不必真有其事,而他的作品文字浅显,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还喜欢提炼民间俗语入诗,增添诗歌的神趣。《唐音癸签》引《阅耕余录》说:"白太傅诗:‘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航活',吴中以水涨船动为船活,采入诗中,便成佳句。"龚颐正《芥隐笔记》也说:"诗中用而今、匹如、些些、耳冷、妒他、欺我、生憎、勿留、赢垂、温暾,皆乐天语。" 白居易诗歌的创作风格,后世颇有訾议。有人说他"俗",说他"浅",甚至说他"力□而气孱"(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这些批评看到了白居易的一部分作品矜耀富贵,吟弄风情,存在着格调低下的庸俗的一面;晚年"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诗源辩体》引王世贞语),"其中颓唐俚俗十居六、七"(叶燮《原诗》)。在艺术上他也有相当数量的诗篇,意太详,语太露,缺少蕴藉含蓄的韵味和抑扬顿挫的气势。但他的成功之作,多能做到"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薛雪《一瓢诗话》),在平易、切近的形式里蕴含深远的思想情趣,有力地显示着白诗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成就。 正因如此,才让他的诗歌形成了和同时期的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截然不同的风格。白居易的诗,叙事直切,描绘真实,明白晓畅,平易近人,世称通俗。宋朝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这可以证明两个问题,一是白居易做诗是有他明确的目的的,就是要让平民百姓理解,让他们感悟,给他们震动;另一方面则是白居易善于从人民中吸收材料和语言。白居易说"惟歌省民病,愿得天子知",替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这从理论和实践上,从形式和内容上,表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一致性。 白居易的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粗俗,他追求的是艺术表现形式的浅显,却还在追求艺术内容的深刻。他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思想,用最微小的事件表达了最深厚的情感。白居易不是不能"曲",《长恨歌》就曲到了"不能解"的程度,而是他对诗歌的理解,特别是他对诗歌功效的理解让他必须在通俗上下功夫。通俗到了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来反映农家的艰辛,通俗到了带着酒肉的腐败气味来刻画权贵的脸谱。他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从抒发自己的良心出发,从表达百姓的情感出发,通俗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 其实,通俗和优雅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何"俗"何"雅",更多的时候,要不只是注重它的形式,还要注重它的内容;不只是注重它的构造,还要注重它的思想;不只是要注重它的表现,还要注重它的情感。 白居易说:"其辞质而轻,欲见之者欲也;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可见,"俗"与"雅",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一个"真"字,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因此,白居易用通俗的风格写出的诗歌,不但雅,还是大雅。 应该看到,白居易的通俗是不假思索的唾手可得,也许他比那些豪华的词藻堆垒更难。张籍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干将,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说:"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可见通俗并不是随便。白居易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诗风后面,也是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艰辛。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通俗是白居易诗的风格,任何风格都是要通过艰苦的实践才能建构的。 当然,过分地追求一种风格,也会容易钻进牛角尖。钱钟书论白居易,先说"香山才情,照映古今",接着说"然词沓意尽,调俗气靡,于诗家远微深厚之境,有间未达",最后还开了个玩笑,"故余尝谓:香山作诗,欲使老妪都解,而每似老妪作诗,欲使香山都解;盖使老妪解,必语意浅易,而老妪使解,必词气烦絮。浅易可也,烦絮不可也。" 白居易的诗歌在其生前就流行深广,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据说当时有一个禁军将军纳一青楼女子为妾,说好了聘金,到了完婚那天,该女子突然又提高了聘金,问其故,该女子说:"我会背白学士的《长恨歌》,身价当然比别的女子要高。"那位将军还真给加了聘金,才将这女子娶回家中。这也许真的是传说,但它还是证明白居易的诗的确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有朝鲜商人来求索白诗,带回去卖给该国宰相,一篇值百金。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日本僧人惠萼也在苏州南禅寺抄得一部白集带回国,后陆续有人抄回,至今日本保存有相当于宋、元时的三种抄本各一卷,视为国宝。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文学有巨大影响。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罗隐、杜荀鹤,宋代的王禹稱、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一直到清代的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受到白居易诗风的启示。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此外,元、明、清历代剧作家有不少人取白居易作品的故事为题材编写戏曲,如《长恨歌》演变为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琵琶行》演变为马致远的《青衫泪》、蒋士铨的《四弦秋》等。 白居易对后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毋庸置疑,白居易有他的弱点,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在他身上也有深深的烙痕,比如他失意后的极度沮丧,比如他后期作品尖锐性的减弱,比如他也曾时常沉溺声色。 白居易自己也说:"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但这些都具有它历史的必然性,我们不能用又发展了一千多年的思想来要求历史中的人物。应该看到,白居易一生都没有把"百姓"二字抛弃忘记。早期他对朝廷腐败的批判,针针见血,毫不留情;对百姓困苦的歌泣,辞激情真,义胆忠心。彰显了他"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的舍身取义的品质。 白居易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刚一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开庭那天,白居易命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把银子充了国库,并将二人各打了四十大板。白居易在长庆二年任杭州刺史,那一年杭州大旱,农田龟裂,老百姓急着请求西湖放水,可那些官宦都自顾寻欢作乐。这时候白居易来了,来的第二天就放水救急。然后通过调查,决计在钱塘门外,修筑一条由石函桥北连余杭门的捍湖堤,以便提高水位,"放湖入河,从河入田"。然而这一利民措施,却遭到了当地官僚豪绅的阻挠,他们相互勾结,谣言惑众,扬言此举"不利钱塘县官","鱼龙与生托","茭菱失其立"。白居易义正词严,据理责问:"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和稻粱之利孰多?"捍湖堤就这样修好了,碧绿的湖水流进了农田,也流进了杭州人民的心里,人们把这条捍湖堤叫"白公堤"。白居易说:"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有这一湖水也就够了,这一湖水,水波潋滟,游船点点,青黛含翠,清澈明亮,它映照着蓝天,映照着远山,映照着绿柳,也映照着人心。白居易五十三岁从杭州刺史位离任,要在洛阳履道里买房子,为官二十多年,竟然没有凑足买房钱,最后只好以两匹马抵偿。而他在洛阳,又用自己的工资治理了伊河险段八节滩,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自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白居易在洛阳隐居期间,写了很多闲适诗,即便在他的闲适诗中也有很多忧国忧民的诗句,"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里有诗人的内疚,"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里有诗人的期盼,"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里有诗人的郁闷,"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里有诗人的担忧,"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有诗人的彷徨,"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里有诗人的向往。仔细咀嚼就会发现,在优游暇豫的后面有诗人的一种苦味,一种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苦痛。白居易《自题写真》中有句:"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这其实是白居易一生没有改变的性格。 ※※※※※※ [本帖已被红树林子于2007年9月17日11时17分30秒修改过] [本帖已被单纯女人于2007年9月18日12时58分21秒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