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诗文化的区域特征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中国诗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特征。中国诗文化的区域特征,在《诗经》和楚辞的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诗经》中关于风、雅、颂的划分,就是从诗歌产生的区域和功用来划分的,特别是国风160篇,按照区域的不同划分成为15国风,而非常明显,15国风的风格各个不同。如周南、召南两个地方,因推行"文王之化","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成风俗",所以二风中情爱、仁爱篇目居多。邶、鄘、卫三国,以反映礼崩乐坏、战乱、社会生活习俗居多。郑国因地居中原、物产丰富、生活条件优越,描写歌舞、聚会、男女欢庆的诗歌占了绝大部分。齐地本东夷之地,在婚俗上还存在氏族制残余,所以其他国风婚姻爱情篇目大都是男追女,唯独齐风全是女追男。魏地因统治者贪婪昏庸,且自然条件恶劣,故魏风反映人民疾苦的特点非常突出。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同样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解读楚辞必须结合楚地的山川、风物、民情、语言。宋人黄伯思在《新校楚辞》中言:"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区域文化对诗歌创作在不同作家身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形成了风格、内容、特点不同的区域诗文化。与此同时,区域诗文化又是对区域文化的弘扬和丰富。长安、洛阳、开封、杭州、金陵、荆州、成都等地都曾经人才荟萃,黄河、长江、泰山、庐山、阳关、玉门关、洞庭湖、岳阳楼等处也都聚集了大批的诗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诗文化。以洛阳和金陵为例。隋唐以前,洛阳成为北方文化中心,而金陵是南方的文化中心。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曹道衡先生有论:"封建社会中建都之地,往往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一般也就是学术和文艺的中心。这个中心在西汉时代,本在长安,东汉以后就迁到了洛阳。汉末的群雄割据之际,这个中心曾一度移到了许昌和邺城,但不久又回到了洛阳。西晋末年洛阳失陷,迫使中原大批文人、学者逃向江南。他们南下之后,与江南原有的文人在一起,在偏安政权的首都建康重新建立了一个文化中心。"到了唐代,洛阳成为陪都,而金陵却渐渐落寞,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两地的诗文化就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就数量而言,唐代诗人在洛阳创作的诗约820首,在金陵创作的约180首。就形式而言,洛阳诗因文人密集而以唱和为主,金陵诗则大部分是个人咏叹。就特点而言,洛阳诗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歌功颂德,赞美生活。所谓"河洛荣光遍,云烟喜气通",这类诗歌主要集中在唐王朝前期,以歌颂帝王的丰功伟绩和生活的富裕安康为主基调。此类诗歌张九龄和陈子昂均创作较多。二是风花雪月,闲情逸致。所谓"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这类诗歌主要集中在唐朝中期,开元后期洛阳政治地位有所下降,诗人们的政治热情转入了对生活的感受。白居易可为这类诗歌的代表。三是人事消亡,生命悲叹。所谓"岁代殊相远,贤愚旋不分",洛阳城的繁华和邙山坟场的萧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洛阳诗中及时行乐的态度也总伴随着生命的忧叹。四是往来频仍,别情离绪。所谓"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洛阳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相聚就必然有离别,而有的相聚其实就是为了离别,送别诗在洛阳诗中也就占据了很大的分量。金陵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朝兴衰的哀叹。所谓"慨古无言独倚楼",人事沧桑,江山沉沦,抚今追昔,无限感慨,讲诉着对古都的依恋和惆怅。二是繁华风流的追慕。所谓"登高有酒浑忘醉",是把对六朝人的修养、行为和风度的赞赏和追慕,凝结在了金陵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上。三是怀乡忧国的复调。所谓"此夕秦淮驻断蓬",登临曾为六朝古都的金陵,难免会和家国联系在一起,怀乡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因发生的关系,常常表现为地域文化的特点。而某一区域的诗歌创作则和一个地方的山川河岳、风物人情、历史变迁、生活特征等密不可分,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诗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