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吾之作文说
学必有本,文方可观。所谓本者,传统也,经典也。譬若散文,当效若唐宋八大家之精髓,得桐城派之风韵。彼以文言,我以白话,则不失散文之本。譬若诗词,必远宗诗经,近绍唐宋,腹贮万千,始可捉笔。新诗则当潜于徐志摩之全诗,得其韵、得其神,始可为新诗。本也者,若树之根,若水之源,若塔之基;苟无本,无论何作,皆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基之塔。得本者,树则茂、水则盛、塔则固。故为文者,首须固本。即博学而强志于经典。其用有三,知文之优、词之藻、思之深也。以之为则,则文行而远;背之,则己不敢以示人。又分说之。文之优,古代名家之作,经久而弥灿,是为文之标本、圭臬,效之则为正途,远之则为邪径。行于邪径断无成才之理。词之藻,凡一物象、情愫,传统中皆有至精至美、不易之词,此皆千百年来古人博学、深思、笃行之结晶也,难以易,惟以学,适时适处而用之,如此则为词之美、文之韵、文化之优雅。思之深,文之用,在载物理人情,为人经世,于己为发舒,于人为裨益,不在无痛呻吟,不在野人献曝,不在琐记流水,古人之文传而久远者必思想深邃、情操高尚、究理深刻、抒情至真。此皆今人之标杆也。有近之、类之或超之者始可为文,不若则无如不作。此皆本也。固本之方惟在虚己而学,深潜经典,玩味至熟,化入骨髓。故从事文学者不可不读古之诸大家。而今人之文又不可囿于古人之文,以其时过、境迁、人异也。则当本其精神,立足脚下,根源生活,发抒真实。要在生活与真实。此亦古人之精神也。以吾之学,抒吾之情,阐吾之理,在在不离现实之需、社会之求、他人之愿。则文章之功用显,而不枉为作文也。今观诸人之文,学无本,或至浅,动辄作文,所作之文,或阐理偏倚,或抒情狭陋,或文辞欠雅,或举事甚小,此皆悖于〃固本而为今用〃之原则也。皆浮躁心态之彰显也;急功近利之表现也。苟不能为美文至文则不若袖手,观人之文尤胜于浮躁作文,不若静心,不若学习也。板凳宜坐十年冷,厚积薄发始可观,码字万千徒劳益,不若渔樵语一言。此为吾之作文说。 | |
|
※※※※※※
ggg
[本帖已被一代天骄于2007年4月16日7时54分10秒修改过]
[本帖已被一代天骄于2007年4月16日7时54分49秒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