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混沌外的乡愁 混沌之过 下一主题:春节农家小宴
任中敏《词曲通义》评点
[楼主] 作者:红禅室主人  发表时间:2007/02/28 08:42
点击:760次

 

《词曲通义》评点 任中敏 撰

[胶东]红禅室主人于永森 评点

 

一 大意

研究学问,虽以分析细密为贵,但学问本身有时乃整个的,若经不适当之分析,每每流为破碎,不能作鸟瞰,不能得概观,根本意义固易于遗忘,部分主张又易于偏颇。如词曲同为合乐之声文,同有由诗由词蜕化递变之历史,体调则小部分相同,大部分相类,二者关系之密切,殆难缕尽。虽音乐文字,性质有殊,歌者,咏者,不能强其兼顾,而研究词曲之学者,则不宜于二者之间,再分划鸿沟,顾彼而遗此也。故《词曲通论》之氨要,实有过于《词曲专论》者矣。

 

大概词与曲合并研究,仍益得词之用;曲与词合并研究,乃益得曲之体。常人看词,以为无非嘲风弄月,感时伤世,一人之言,一人之感居多;而不知词在昔时,固曾做到与今日之戏曲同一作用者,其言其事,并非仅涉一人而已也。常人看曲,以为是金元人之创格,为先代所未有;而不知其作用虽因文衍声,因声致容,灿然大备,为词所不及,若论其体制,则宫调,牌名,联套数,演故事等等,固无一不种远因于词,无一不具刍形于词,无一不从词中转变增衍而出也。常人以为词与曲同为长短句,同为抒情写怨之小品文字,上与诗文别,下与小说别,若其词与曲之彼此间,应无甚别也;而不知在风恪上与作用上,二者适处于刚、柔、深、广,相反相对之地位,有过于诗与词间,曲与小说间之为别也。

 

将词与曲作合并之研究,但求两方面之通解,而不涉及专论,且意取要而辞取约,俾学者于最短之时间,得最精之通义,是此篇之大旨也。兹分源流、体制、牌调、音谱、意境、性质、派别,七端以立言;不尽之意,列为余论,并选名作三十二首,以为例证。

于:夫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诗而已矣,故诗词曲虽名为三者,而实乃诗不同阶段之别相,若月映江水为千月,其根无乎不同在一月也。故扣江水之月而及天上之月,是谓必然乎!故诗词曲三种之形式虽异,其精神及最高境界无异也。若斤斤于诗词曲三者之本位而不能归其本以大之,则小家子气矣。由三者之本位而至于诗之最终境界,谓之"大"之境界也。"大"之境界,必也壮美之境界也哉,而吾国文化中壮美之境界之尤者则豪放之精神境界也,此一豪放之精神境界也,在于歌诗则见之李杜而光大之,而灿烂之,而为表率者矣,在于曲也,则元曲中之剧曲,尤其关汉卿一派之本色派之曲,亦无非此色也,惟独词中亦婉约为本色正宗,而无视豪放词之能至于"大"之境界,可谓谬之甚矣。先生知词曲为通观之义而未及于诗,亦不可谓之不为尚有失乎。

二  源流

词源于诗,而流为曲;曲源手词,而流为小曲,为乱弹、戏文--此词曲源流之显然者也。顾词曲皆合乐之韵文,先有音乐,后有文字;乐成而文始生,乐变而文亦变,某所以成者,即具所源,其所以变者,即其所流。唐之中叶,边地胡乐,渐入中土,当时所盛行之七言绝诗乐府,至是大受影响,混和杂揉,而另成新音,非七言绝诗之文字所能附,于是歌者咏者,均按新谱,多填实字,以传泛声,而长短句兴矣。词乐传入金元,不合于异族之声,不谐于北人之口。顾彼族初又本无何种乐府体裁,而长短句之制,则吻合语调,南北无间,于是变其声音之柔曼,而沿其句法之长短,词乃流而为曲矣。曲乐既成于北人,自然又不谐于南人之口;南人之词乐虽久已衰,而未尽沦废;调和于宋词元曲之间,而别成二格,于是乎有南曲。元人入主中华,势在北人,故北曲盛;朱明取而代之,治权重还吾汉族,势在南人,故南曲盛。曲之流行,遍于民间,民间变其声词,以畅情思,于是乎有小曲。曲有杂剧、传奇,而吾国戏剧之体始粗具;但至明季,声音只囿于昆腔,过于和雅平静,不能赅括人情,于是海盐、弋阳,殊方而异乐;特论戏剧之制,则虽后至皮黄京戏,亦仍渊源于元明之剧曲耳。

于:此论甚到。盖南之精神阴柔而易为优美,其不足则为柔弱不振,不足以见人主体精神之气韵生动,北之精神阳刚而易为壮美,其不足则为粗鄙质实,不足以副文字之姿态声情,两相交融而取长者,则能成大而壮观也。词之在南宋之末,精神已丧失殆尽,而与国势相当,不仅与音乐消涨之关系而已也。由词曲之生长观之,北之精神文学生命力之所源发也,南之精神文学成熟之沃壤也,南而不能复北,是词曲之所以亡者也。

 

论文字之源流,词有诗人之词,有词人之词,有伶工之词;曲有曲家之曲,有文人之曲,有民间之曲。诗人之词源于齐梁乐府之"靡",五七言绝句之"逸"。"靡"者渐成词之"婉约";"逸"者渐成词之"空灵"。至词人之词,则专趋"婉约"一途,由"凝重"而入"晦滞",以至于不可通、不能进之境。曲家之曲,始也出于创造者多,不源于词人之词,而转与诗人之词相近。元人小令与唐人绝句、五代小词,每多沆瀣一气者,是其证也。至于明人,南曲滥作,盛行"南词",盖隐隐以南宋之词,为曲之源本,在词已属不可通,不可进者,而曲乃拾其余慧,曲于是大弊矣。至于清人,一说元元明之粗犷琐陋,无论传奇,小令,要以雅驯出之,所谓"文人之曲"兴,而曲之全神,亦终不能复矣。至于伶工之词,不必皆作于伶工,多由文人作之而付与伶工,以成其声者,急就之章,本不以词重,于源流无甚关合。若民间之曲,转与曲家之曲,同一当行,元时倡夫绿巾之作,固不能与伶工之词同一漠视,而许多无名氏之篇章,尤占有重要地位,俱亦足以表见曲之创造精神也。夫诗乐不能通于民间,而词乐与词乃兴;词乐无所合于民间,而曲乐与曲乃兴;北曲不能遍于民间,而南曲乃兴。"民间"者,乐府之所居也。"民间"变则乐府亦必变。"民间"又因时间而变,此音乐文字所似各有其时代;时代所以与文学之源流有关者,即以民间之故也。

总之,论词曲之源流,音乐在先,文字在后。于人有士大夫与民间之关系,于地有南与北之关系,于政治有汉族与异族更迭为主之关系,均不可忽。

于:曲之创造精神为非雅而为俗,此真通达之论也!先生所论雅之由来已久为文人使然,此不易之论,而文人之精神在吾国古代大致为阉割之状态,而不能梦见"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或虽梦见而不敢正视之,是元曲俗之精神、豪放之精神之所以堕落者也。至于民间之与文学,虽为其源而为活水,至其成大则由不得不仰文人之手,故纯粹之文人无足观者,失世俗世界现实之精神而为礼仪制度所阉割,而不能见其个性之光彩,则其不能至于"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也宜然,而文学遂为雅化而不归矣!

三  体制

表内有数种体制名称,普通不常见者,兹略释之--

词中"摘遍",乃宋人从大曲之许多遍内,摘取其一,单谱而单唱之,遂离开原来之大遍,而为寻常之散词矣。如 [薄媚摘遍]乃摘取[薄媚]大曲中入破第一之一遍是也。

"序子"乃词调中之最长者,四叠,其拍节破碎,今只传《莺啼序》一调而已。

"叠韵"乃将寻常双调之体,用原韵再叠一倍,成为四叠也。如晁无咎之[梁州令叠韵]。四叠,一百字,乃将晏几道二叠五十字之[梁州令]加倍而成者。

"双拽头"乃三叠之慢词。前两叠短,而彼此句法完全相同,不啻乃第三叠之双头焉。如《瑞龙吟》是。

"法曲","曲破","大曲","鼓吹","诸宫调", "赚词","杂剧词"等,看《宋史乐志》,《武林旧事》,《钦定词谱》末卷,《宋元戏曲史》第四章,及《宋大曲考》等书。

曲中"摘调",乃从套曲中摘取某一调声文并美者,单唱之如小令也。

"重头"乃用同调之曲,重复作数首也。

小令内演故事之异调间列一种,指如王晔《双渐小青问答》而言,见《乐府群玉》内。用数调间隔排列,而便于文字中设成问答,彼此代言,以演故事也。

"院本"看《宋元戏曲史》第十三章。《时剧》看《纳书楹曲谱》及《弦索调时剧新谱》。

观于上表,可知词与曲之体制之间,有五种关系,应注意者--

(甲)确是一体,曲由词变者。如词之寻常散词,与曲之寻常小令,词之成套者,与曲之套数等,最为显著。即词之犯调,与曲之集曲,词之联章,与曲之重头等,亦此一类,不难由比较而得也。

 (乙)并非一体,而极相当者。如词中大遍,则当于曲中套数,词中杂剧词则当于曲中杂剧传奇;词中摘遍则当于曲中摘调等皆是。

 (丙)仅是一体,词曲难分者。此种专指诸宫调与赚词两种而言。因二者发生,确在宋时,故前表中姑列在词之范围以内。实则宋时诸宫调失传,所用究竟是寻常词调与否不可知,而金元以后之诸宫调所用,乃词曲杂揉之物,今日既不能言词专有诸宫调,亦不能言曲专有诸宫调也。赚词一种,体制首尾,调名字句,无一不似元曲,则其去词甚远可知;但元曲牌调中,又绝无赚词所用之诸调,殆亦两无所归,而进退失据者也。

  (丁)由词变曲,其体发达者。如词之成套,变为曲之成套是。词中大遍,无论法曲、大曲,皆有散序、歌头,即等于套曲之散板引子;大曲之有杀衮,即等于套曲之有煞尾。故法曲、大曲虽为一调之多遍相联,实已确具成套之形式;质言之,即套词之一种也。故套之在词,初为一调多遍者,既为一宫多调者,将变成曲,则诸宫调亦可联套;已变成曲,则一套中有借宫之制;再进一步,则南北殊声者,亦可联合而为套矣。

  (戊)由词变曲,其体退化者。如词之寻常散词,变成曲之寻常小令是。盖在词中,凡体调双叠、三叠、四叠者,必不容割去下叠或下数叠不填;一至曲中,则虽有么篇或么篇换头,向例略而不填也 (惟有少数例外)。故词调有二百余字极长者;至曲调则除增句格,带过曲,或集曲外,大都不满百字。前后相较。显然退化也。

凡此变迁消长之间,所发生之异同繁简,各有程限,亦各有原故,求词曲之通解者,不可忽焉。

 

四   牌调

因词曲为纯粹合乐之韵文,音乐方面既有音谱之成立与变化,故文字方面亦有牌调之成立与变化。词乐既亡,词乐与曲乐间之沿革,遂难详考;但词之牌调,固完全存在也,则与曲之牌调一经比较以后,词乐与曲乐间之关系,亦可以得其大概矣--此牌调不可忽视者一也。更舍去歌唱,而只专从文字方面之吟讽以言:词曲乃极讲声律之韵文、美文,不但合乐以后,歌唱美听,即不明音谱,不能歌唱之人,只调之于唇吻喉舌之间,曼声讽诵,亦每觉有一种谐和圆融,足以激增情感者。倘作词曲而不含牌调,即是根本上遗弃词曲之特长;倘读词曲而错其句读,戾其平仄,则并词曲之形体而毁灭之矣,尚何词曲之可云--此牌调不可忽视者二也。

于:牌调者词之形式所以进于律诗者也,一切诸调实即杂乱无章之形式之一定者,所以收其进之长也。词之初起端赖此形式之力,而所以出其姿态声情也,若既定之后,久之而又不与内容相合而变,是曲之所以生,而能见词之形式亦不可谓圆满也。

 

杜文澜刻《词律》,附《词律拾遗》,共戟八百七十余调,二千六百七十余体,可以假设为词调较备之数;若《饮定词谱》之二千三百二十六体,《历代诗余》之一千五百四十调,均靠不住也。《北词广正谱》载调四百四十七,《南词定律》载调一千三百四十二,合计一千七百八十九调,可以假设为曲调较备之数。但从杜书以后所发见之宋元词集中,可以补出不少新调;益以明清词人自度之新腔,则将词调补足一千之数,殊非难事。而元人曲调,后世谱书所失载,如见于永乐间《诸佛名歌》等书者,已经可数;明清人传奇中之新犯调,新集曲,为已前谱书所无者,益不胜枚举,补足曲调至二千之数,或亦在意中也。然则词调与曲调之数目,大概为一与二之比也。

词曲牌调繁衍之迹,不甚相同。词调繁衍途径有五: (一)乃由繁入简,先有大曲,然后有法曲,有摘遍,有慢词。  (二)乃由简至繁,先有小令,然后有引近,有慢词,有序子。(三)乃谱拍间之变化,如小令之有添声、偷声、减宇、促拍、摊破等;令、引、近、慢间之有犯调,集调等。(四)乃自度腔,知音者率意吹管成腔,然后填词。(五)乃自制腔,善文者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制谱。曲调繁衍,南北情形不同,北曲不过三分之一渊源于古曲与宋词,其余三分之二皆属创造;南曲则三分之一源于宋词,三分之一源于北曲,三分之一出于集曲。至于今后,词乐既亡,如清人之用集曲办法来集词调者,殊觉无聊;集曲之法,惟南曲在昆腔之中,尚能沿用不辍耳。

词调与曲调间之变迁,其显而易见者,约有九种:(一)名同调同,曲借词用,丝毫不变者,如[点绛唇],[太常引]等是。  (二)名同调同,而词易为曲,颇有变动者,如[醉花阴],在词每片句法为七五五四五,在曲则为七七五四五三三七。  (三)名同调异,而曲中借名之由,一时无可寻迹者,如[醉落魄],[感皇恩]等是。(四)名相同或相似尚可见,而调之同异己不可知者,如词中大曲有[降黄龙]之前衮、中衮等名目,而调已失传,不知与北曲中之 [降黄龙衮]同异若何。  (五)名异调同,曲借词用,仅换一名者,如曲之[柳外楼]即词之[亿王孙]等。  (六)名异调同,而曲中略增格律者,如曲之[一半儿]亦即词之[忆王孙],惟末句增作九句,且必作"一半儿"云云之之格耳。(七)名异调同,而曲中略减格律者,如曲中[也不罗]即词中[喜迁莺],但减去换头不用耳。(八)名既相似,而调确有关者,如曲之[捣白练]与词之(捣练子),起处同为三言两句。  (九)名虽相似,而调并无类者,如词之《拨棹子》与曲之[川拨棹],词之[三台]、[伊州三台],与曲之[鬼三台]、[耍三台]等是。

词曲形式,所异于他种韵文者,有三点:(一)乃句法长短,(二)乃平仄和谐。(三)乃叶韵自然。此三者皆表现于所谓牌调申。句法既长短不齐,乃与语调接近;平仄既和谐,叶韵既自然,乃于抑扬顿锉之间,摇曳生姿。唐人短调,多用单数字之句,三言,五言,七言;间有一二双数字之句配置其间,极为匀称,尤见谐婉,而宜于讽咏。至于宋人慢词,则字数、句数,俱多骈偶,不含语调,文字遂尔艰深,而词之生气,乃渐薄关。及元人之曲,句法之长短,陡然发达,且超过唐人短调,更大兴衬字与一韵到底、平仄互叶之制,不但吻合语调,流利生动,且于起落振荡之间,极尽排奡驰骤之趣,迥非宋词长调所能及矣。但易北为南,则又入宋诃长调窠臼。集曲盛行,撏撦堆嵌,益觉饾饤破碎,音乐方面容有所取,文字方面终难振拔矣。其故诚不仅由于调式,而调式与音谱、文字间之关系,固展转相生,互为因果也。

于:此段言元曲体制形式之长甚周,然形式虽可限制内容,亦在作者"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之突出与否耳。豪放词在宋词之末造,而生气远出婉约词之上。

 

更有一通义,无论填词谱曲不可不知者:词曲之作用,原均在唱;不能歌唱,而只吟讽,则遇拗句涩腔,辄觉不谐;惟拗句涩腔,调于唇吻之间,颇有别趣,每得不谐之谐,特不能人人强同耳。拈调填词者,果好其调则用之,不好则不用。若既用以后,于昔人歌唱之谐,与夫体式之要,必须一一还其本来,不容随意改抹,甚至荡废灭裂。固不必遏阻目前一己之快,以迁就古人过去之体,亦不可混乱古人已成之体,以逞自己一时之快。不好之则不用之可,若用之而复乱之,终不足为训矣。

于:今人为词以歌者甚至不关平仄,则古之讲究太过也易知,平仄之事,其用未若字数短长之为巨也,诗词曲之递进,多在此焉。

五  音谱

观于此表,可知以音谙、拍眼等为别,则南宋之时,在所谓词曲范围以内者,实有九种不同之体裁,大可注意也。

元曲盛行之时,宋词己升至大乐之地位,当时只有[天仙子]、[蝶恋花]等十余调尚传唱。观杨朝英《阳春白雪》所载可知。南曲盛行以后,北曲又渐如宋词之绝响。元时南曲,如《琵琶记》等,犹用弦索,以为正音,明人唱南曲,乃改用笛管。直至正德间,金元杂剧与南戏之唱法犹传(见何良俊《三家村老委谈》)。嘉隆之际,魏良辅创成昆腔,风靡一世,元人之南北曲唱法,都为掩盖,而遂寂然遏灭,及今虽求如宋词之姜谱张说者,刖供考证,并不可得矣。惟昆腔亦非赤手空拳所能造成者,其中必有若干部分因袭于元乐;徒以元乐如何,毫无所知,今日虽欲就昆腔内辩别出之,竟无从着手也。

昆腔始兴,仅用于当时新制之传奇散曲;自后渐将前人之南曲,前人之北曲,亦皆谱成昆腔,其势乃大盛,与其先后同时所作之海盐弋阳诸腔,均不能抗,于是自明之嘉隆,至于清之乾嘉,三百年间,吾国之乐府一席,惟让昆腔独占耳。明季犹无正式谱书。清康熙间,吕士雄等编《南词定律》,仅及南曲;乾隆间,周祥钰等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不但南北曲调各具谱拍,并宋元词调,亦罗列大半,演成昆腔;此可渭昆腔极盛之业矣。后来许宝善编《自怡轩词谱》,谢元淮编《碎金词谱》,即就《九宫大成谱》取材,而加以改订者。惟以昆腔唱宋词,在昆腔固无所不可,在宋词则终觉不伦不类,不足为训耳。

昆腔之音谱,即所谓腔格也,分主腔与小腔两种。主腔因调而异;调之句法、四声,各各不同,故主腔亦不同。大概平声以本为主;上声自低而高;去声自高而低;入声与平声同。小腔所以联络主腔,曼声应拍。昆腔之拍眼甚复杂:板舌正、赠两种;正板又有头、腰、底三种;眼有中、小两种。其应用也,有无板之调,有散板之调 (即每旬断处有一底板而己),有一板一眼之调,有一板三眼之调,有一板三眼而又加赠板之调。各调中正板之数有定,其地位因句中字数而异。昆腔之歌唱也,每一宇有吐宇、收声、归韵,三种阶段;其间有种种口法,要将其字之四声、阴阳、清浊,完全表示正确而后己。盖吾国字音,欲说得准,近有所谓国语;欲唱得准,早有所谓昆腔,其他京调,小曲,以及外国乐谱中之唱歌等,皆不足以语此。此昆腔所具之特点,国人语言文字之声音一日不改,昆腔有保存一日之价值也。惟其音调只是平和纯雅而已,虽北曲兼用乙凡二音,而又不用赠板者,亦未见其如何"健捷激袅",与"惆怅雄壮"也。况人情时有变迁,今之人情已非昆腔之所能感发,某应用之时代已过,今后惟有从事国乐之人,应负其永久流传之责;勿令与宋词元曲之乐,同一沦废耳。

论词曲宫调之源流与沿革,则大概如下:古代制乐之初,理想之全声乃以十二律乘七音,共有八十四调之多。后世省声,仅以十二律乘四声,简四十八调而已。宋之燕乐,又独选夹钟为律本,四音备得七调,共二十八调而已--此即宋词宫调之体也。惟宋词于二十八调中,只用七宫十二调,共十九调 (正宫,高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商调,越调,般涉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至金元北曲,则仅存六宫十一调。共十七调 (比宋词十九调少高宫,中吕调,正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而多出角调,商角调,宫调)。至元明南曲,则十三调 (比宋词十九调少高官,道宫,及中吕调以下五调。而多出一羽调)或九宫。至昆腔,南北兼有,亦只余六宫十二调共十八调 (比宋词十九调少高宫,中吕调,正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而多出羽调,商角调,宫调,角调),而常用者不过九调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而已。

 

六  意境

词之意隐,曲之意显。隐者必需揣摩,一经揣摩,容易误会;显者可免思索,但不加思索,又容易忽略。误会者失之大过,是厚诬作者,忽略者失之不及,是深负作者。看他人所为之词曲,若不能得其适当之度,真实之境,则自己之作,必亦难于入彀,故意境一层,不可以不省焉。意境之于词,较曲为尤要,兹先述词之意境--           ,

于:隐约者其佳处在情致,在风神,在姿态,在意境;显见者其佳处在泼辣,在秾烈,在淋漓尽致,在神味。王静安《人间词乙稿序》已以稼轩此"亦若不欲以意境胜"为不解为憾,而《宋元戏曲史》云元曲之佳处在有意境,其意境一义殊非静安诗学之最上义,而不及"境界"也,由是可见其矛盾局促之间,必有新消息在也,惜静安不足以及耳。元曲之精神承自豪放词,其佳处亦不在意境也可知,先生虽甚知曲之佳处,而概之者则尚非第一义也。

诗中六义,词得其风与比、兴者多,而曲得其赋与雅、颂者多。三百篇之所以均吾国韵文之极轨者,不必以其六义也,而实以其六义之外之一总义,"真"是也。故后世继起之韵文,虽用比、兴之法,倘情志浮伪者,比、兴终不足以增其一毫之价值也。唐五代北宋词,皆未尝失真。至南宋,乃不尽然;但亦不过辞甚于意而己,并未秘奥其体,而矜炫翼事也。元明乃曲之时代,词殊不昌。清人为学,虽能核实,而凡事求尊正统,每每反而失之偏谬。自张惠言等所谓常州词派考兴,而词之意境,究竟如何,遂成问题矣。张氏曰,"词必合《风》、《骚》之体,用比、兴之法,不然,则荡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所谓"荡"与"傲" 与"枝",诚然乃词家之三弊,但济此之弊,一"真"字己足。若于《风》、《骚》、比、兴,泥以"必合""必用", 则于三弊之外,又将多一"泥而不化"之弊也。后来周济变其说曰,"夫人感物而动,兴有所托,未必咸本庄雅;要在讽诵紬绎,归诸中正,辞不害志,人不废言,虽乖谬庸劣,纤微委琐,苟可驰喻比类,翼声究实,吾皆乐取,无苛责焉。"又曰:"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又曰:"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盖驰喻尤贵能比其类,翼声要必究其实。如此虽卑近亦可取;较之高远而不拟其类,深美而不符其实者为佳也。因是知词法分明有并立者两种在,即"有寄托"与"无寄托"是,且无所谓"初学"与"学成"之别也。周氏之旨,自较通达,必如此然后词方不至于泥而不化,不至于失真,不至于坠入隐语、迷语之恶趣,而词之意境方得保其真实与自然也。                    

于:诗之六义,前人尚风、比、兴者为多,不独词也。斯三者为诗人素质之所必备,而诗之所以立也,立也者,本色入门之义也,违斯三者而诗之感人者为逊矣,然具备三者,亦不过仅为诗之初境界,若其成大,则须后三义,而赋为尤甚,赋者铺排也,铺排之事不足道,足道者由铺排可至淋漓尽致之境界也,元曲之境界是矣。若雅与颂,则反之为佳,颂之为刺也为怨也,雅之为俗也。由后三义,而诗可大容叙事之因素,此曲之体制大为诗之形式进步之表现之所以也。"真"之一义,若不经"善"与"美",亦初境界耳。

 

确定一词之意境,有三准则焉,(一)乃作者之身世,(二)乃全词之措辞,(三)乃词外之本事。常州词派谓温庭筠之[菩萨蛮]与《离骚》同一宗旨,但考温氏并无屈原之身世,而此词又无切实之本事,则"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绝非《离骚》初服之意,仅不过因鹧鸪之双飞,制襦之人乃兴起自身孤独之感耳,与上文弄妆迟懒,花面交映之旨实一贯,此就全词之措辞,可以定其意境者也。又若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鹧鸪愁闻,若谓仅寻常之鸣禽兴感,则以副上文之行人多泪,长安可怜,岂不太觉浅率?顾当时金人确有在造口追逐隆祐御舟之事实,然后知作者感慨之所在,而可以定此词之意境矣。至于罗大经谓鹧鸪之鸣,乃指恢复之业行不得也,又未免过矣。故拟定一词之意境,必于以上三种标准均无所碍,方属可信,若三者有一于此为不合,则未容强有所执也。

于:温飞卿之作,意味在孤独之上,所以孤独寂寞者,所以联系于现实世界者也,此则先生未会。又,先生此处所谓之意境,乃先之以意,由意而定其境界为何如也,拙作《意境之特征》谓意境为"意中之境",与此同也。

 

曲中意境明显,虽不成问题,但亦有两层,必须注意,第一,元曲中每有读去觉其平庸无味者,或过于其率,嫌其浅陋者,或因有方言俚语,不知其用意何在者,若放开主观,或略加细心以后,则所感便自不同,此等处不可深负古人也。第二,曲既尽情直述者多,而不尚比、兴,故存嘲骂,而无讽刺。乃至明人,好借传奇之体,作个人寻仇洩恨之具,大者文祸一旦而兴,小者疑案百年不决;于是清明坦荡之文章,一堕而入邪魔恶道,元人之天机一片,妩媚烂漫之姿,真切淳厚之志,至是乃戕斫殆尽,而曲乃于斯大敝矣!

  • 于:元曲中固有以讽刺为事者,如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何等极尽讽刺之意味。元曲中之讽刺,大过于嘲骂也。

 

总之,无论何种文字,皆所以达意,皆贵达作者真意。词虽尚沉郁顿挫,有不能不吐,又不能尽吐之势,要其所吐与所未吐者,确有意境在,确只有一种意境在,则可以断定也。曲既是明白说话,则更宜保其衷朴而勿坠,又何必荆棘横生,机械百出歟?至词曲之意境,所以有隐显之判,截然不同者,亦其性质使然,可以参阅下节。

 

七  性质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词阴柔而曲阳刚;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曲则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词尚意内言外;曲竟为言外而意亦外--此词曲精神之所异,亦即其性质之所异也。

于:此本书精华之所在也!只"曲以豪放为主"一语,便足独立千古。今人作散曲,早不知曲以豪放为主之义矣!至于词之别体为豪放,仅是历史之事实,而非词本然之事实,清人已多有言婉约是词之本色,豪放亦未尝不是词之本色也之论矣,争一本色者,实乃争一正宗之地位也。以余观之,婉约豪放皆非词之本色,而以豪放而兼婉约者为词之本色也。词之进于曲也,多在形式之观上,故其性质之异亦所由形式而致,而此形式之致,又源于内容之发挥,即容纳现实精神,故词曲形式体制之异,亦即其性质精神之异,所以通观而论之而不偏于一隅之论也。曲之豪放也,必由叙事之因素渐所而得,故元曲之成就灿烂而足以成"一代之文学"之代表者,是剧曲而非散曲也,即以元曲中最豪放之关汉卿而论,其剧曲之豪放亦远过其散曲,而散曲多非豪放者也。由是观之,曲之豪放为本色也,必由叙事(细节)而后可致,而用心于情景者不可得而致,又无疑矣!

 

词合用文言,曲合用白话。同一白话,词与曲之所以说者,其途径与态度亦各异。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词面,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此其态废为迫切,为坦率,恰与词处相反地位。为欲极情尽致之故,乃或将所写情致,引为自已所有,现身说法,如其人之口吻以描摹之;或明为他人之情致,则自己退居旁观地位,以唱叹出之,或以调侃出之:此琪途径为代言,为评赞,又皆词之所不有者也。

于:亦不尽然:明之民歌可谓词之余,曲之小令亦然,而观明之民歌,良以白话为能为佳,则可知矣。李易安、辛稼轩皆有口语化之词。

 

更详言二者内容之一深一广也,则有四点--

 

第一,词仅宜抒情写景,而不宜记事,曲则记叙、抒写皆可。盖寻常词中,一经叙事,辄觉义止于事,有伤浅直,虽特殊之工者,典言外之意,亦终不如融情化景者之厚也。词不但不能叙事,并议论亦不多能发,多发则易流于野放,而不见婉约沉郁之致矣。惟曲不然,虽小令中,亦有演故事者,并不需有科白以为引带,但曲文本身,尽可纪言叙动,初无害于其文字之工耳。

于:词之不能于叙事,亦由其篇幅短小所限制者为巨,此则诗词曲之递进所以多在形式之所以也。先生能窥见叙事为曲之特长,可谓具眼!然散曲之较剧曲,叙事之能大逊,又散曲之所以居剧曲之下之原由也。

 

第二,词仅宜于悲,而不宜于喜,曲则悲喜兼至,情致极放。韵文之内容,莫大于抒情,顾词之为词,非意内而言外不为工,而欢乐之情,每每言外即无他意可属。大概词中一为情意欣喜之篇,颂祷揄扬之作,辄觉不耐咀嚼与寻绎,勉强为之,不碍体韵,即伤气格。此所以大雅之词集中,必不多存寿词,不仅以典为酬应之作而少之也。至于曲则不然:得机趣者即为工,玩味曲者,亦绝无待于咀嚼寻绎。机趣相投,一触而得,愁固随以蹙额颦眉,欢亦从而手舞足蹈。惟其言欢志喜,亦初无害于文字之工,然后庆祝、颂赞,乃亦成曲家可以有为之事矣。且元代曲家,志趣大抵乐天,虽极颓唐、极危苦之境,亦必以极放旷、极兴会之语出之。满纸豪情万丈,令人神旺。故推崇词体者犹可以借源本《风》《骚》为辞,若推崇曲者,则独不可以此为附会,盖曲之内容、实有一种绝对乐天之旨趣在其中也。

于:词之一体较为纯粹,曲则驳杂,驳杂者以趣为佳,以味为佳,词如含羞之少女,而曲则如天真烂漫之小儿女。至若欢戚之异,不独词曲为然也。

 

第三,词仅可以雅而不可以俗,可以纯而不可以杂,曲则雅俗俱可,无所不容,意志极阔也。孙麟趾谓"牛鬼蛇神,诗中不忌,词则大忌",若在曲中,则大不忌。盖曲因动机、方法、作用种种,都纯任自然,故不问局面,雅俗并包,而内容遂阔。词则一切以雅为归,即不啻以雅为局面;借雅写俗者有之,借俗写雅者未闻。故曲系"自然化",词则"雅化"也。即以题目而论:词集中若有"春景","夏景","闺情","送别"等题,则鲜不为后来作家笑者,意此类字面实浅俗不成题目也。必也,如南宋姜夔等于撰词之外,并刻意撰题,字斟旬酌,成一种清腴峭拨之小品文字者方合。若在曲,则满眼所见者,不但"春景"、"闺情"等俱是题目,即"王大姐浴房中吃打","长毛小狗","由手三指","大桌上睡觉","穿破靴"等,亦俱缀于调名之下为题,毫不为怪也。

于:以词曲之递进言,词自是不如曲之易为俗,易得俗之佳处,然"词仅可以雅而不可以俗"之论,则未必。辛词大有俗处、驳杂处,二者亦非难事,然能有神味则非高手不办也。观稼轩《沁园春》戒酒之作,何尝非是曲之风味,但碍于形式,言辞之间尚不得不拘束耳。

 

第四,词仅宜于庄,而不宜于谐,曲则庄谐杂出,态度较活也。词中最忌打油俳体,或纤巧轻滑。曲家之视俳体与非俳体,则初无轩轾,且俳体之格势极多,制作不穷,几占全部著述之半。所以致此者,盖曲之初创,本属一种游戏文字,填实民间已传之音调,茶余酒后,以资笑乐者耳,初非同于庙堂之乐章,亦无所谓风诗之比、兴也。及关马乔张之辈继出,胡侍所渭皆终其身沉抑下僚,郁郁不得志者,激而愤世,放而玩世,乃利用此不关紧要之曲休,以供其嬉笑怒骂,嘲讥戏谑,而俳体盛矣。词之初兴,亦同是一种游戏小文,惟创导者之时会,承袭者之人材,有别于曲,遂终形成其端谨严密之体,就中情态之弛,至调笑而已甚,若再进而嘲谑,则大非分矣。

于:同上。其他处论甚精。

 

魏伯子论南北曲性质之异,略谓南曲如抽丝,北曲如轮枪;南曲如南风,北曲如北风;南曲如酒,北曲如水;南曲自然者如美人淡妆素服,文士羽扇纶巾,北曲自然者如老僧世情物价,老农晴雨桑麻;南曲柳颤花摇,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落玉盘,北曲如金戈铁弓。诸语固深中南北曲之奥窔,若将南曲易为词,则亦异常贴切,夫然后词曲间性质之别,乃益为明著,而词与南曲之关系,亦可以想见矣。

于:词与南曲为近,而南曲为曲之劣下者,则可以知曲之所以为词之进者矣,而可以知词之风味之不足矣。"南曲如酒,北曲如水",拟喻稍嫌不伦,南曲如茶、北曲如酒也可矣。故南曲如"美人淡妆素服,文士羽扇纶巾",而北曲则如徐娘半老而风味渐辣,老农赤膊袒胸以老瓦盆酣饮也。

 

八  派别

 

求词与曲共有之派别,则下列数种是也--

 

(一)南与北  词曲在源流上,如人物、地理、政治等,均有关系;若于派别,则地理一层,尤觉有关,即南北之分是也。曲之分别南北,音乐方面无论矣,即文字方面,亦复与音乐相应合,显呈刚柔两派。曲如此无论矣。即词亦复如是。盖词以两宋为极盛,而两宋之分,端在南北:一都汴梁,一都建康,风土不同,人情有异,发为声音。演成文字,亦随之以殊。唐五代词,虽不在此范围以内,要其声音之始,自胡乐变来;胡人北居,其文字之近于北派,亦不能掩耳。 (二)约与放  前节性质之中己言之:词主婉约,而曲主豪放,且又互易其所主者以为辅,于是词中亦不免有豪放,而曲中亦不免有婉约也。词中同一婉约,见于唐五代宋小词者,与见于两宋慢词者又不同:盖一则辞意兼约以为深婉,一则敷辞托意以为深婉也。豪放之在曲,盖有二义:一乃意境超脱,一乃遣辞驰骋,均是放也。词中之有豪放,词境因以阔大。苏轼辛弃疾作,多入词之高境,而于词之准则,深厚含蓄,初无背偭。曲中婉约,比较为然耳,只见于所谓清丽一派中之一部分,于曲之大体无甚关系,不若豪放之在词者为足重矣。

  • 于:此论言豪放之在曲据绝对之优势也。先生之解豪放,尚仅到得苏东坡之境界,而未到辛稼轩之境界,意境超逸固然是放,然完美之豪放,必自内有以出之于外者,而不得不然也,是内之养盛大,而又于精神境界上不惧于"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之表现,而后合遣辞驰骋乃得成就也。内外皆放,而实为内豪而外放,此豪放之真精神也,若偏于一面,则非完美圆满者矣。以元曲窥之,其豪放固不仅在意境超逸之间,而有出乎其上者矣,且意境非元曲最佳之妙谛,殊不足以尽元曲,此王静安有所见,先生则未能见也。特识敏达而解于词曲之真也则甚精到,而于吾国传统文化之精神仍无意突破,是其所以致之者也。又,先生着眼之点多在散曲而不在剧曲,故《散曲概论》一书以马东篱[双调夜行船]《秋思》为豪放之第一义,而不知此种之豪放在诗词中非出头者,而更有真豪放者在剧曲之中,则其别散曲而出元曲之外独以立论所致也。

 

(三)华与质  前节性质中所谓词合用文言,曲合用白话,此处所谓华与质之分,并非完全即文言与白语之异,盖文与话中,又各有华质之别也。温庭筠韦庄词之华,文言也;李煜词之质,亦文言;张可久曲之清疏雅俊,华也;乔吉曲之熔铸凡俗,亦华也。《华间集》之华,镂金错采而己,《乐府补题》之华,则运典使事矣。《西厢记》之画甚,犹是生香活色也,《浣纱》、《玉块》诸记之渲染,则浓盐赤酱矣--华之不同,有如是者。黄庭坚石孝友之引俚语入词,终未觉其有是处;李清照之为白话,间有"触着"与 "自然"之妙,而终不免浅露之嫌;若小说笔记之中,间有白描之作,则又多入曲境。既入曲境,则无往而不可,只见有不能质、不善质者,未见有伤于质者--质之不同,有如是者。

于:华总非本色事,易安之词,涉及所谓白话者,能取其清倩风致而不能尽之事于细节,此其浅露于曲之故也。必以质行,而曲之本色可见也。以华行者所经营常在意境,虽《西厢记》已不能免,而以质行者所经营则常在神味,入门有毫厘之差而妨乎文学之最高境界,其关可谓巨矣,不可不重之者在此也。

 

 (四)律与文  以律为重,以文就律者,一派也;以文为重,以律就文者,又一派也。词中苏、辛,当时人即以为其作多不合律,虽逞才情,于文为盛,而究非当行。昆腔作后,沈璟专门倡律,绳墨该严;而汤显祖则只知有文字,笔意所到,宁可拗折天下人之嗓子。此其最著者也。夫"律"与"文"二者,即词曲之所构成者也;于此致力有所轻重,则派别分矣。南与北者,即律之派别也;约与放,华与质者,即文之派别也。此处律与文之对峙,盖又其根木上两种不同之发达趋而耳。

于:文律之争,虽貌似繁琐细微之事,而实为创新精神与否之争也。此一争也,至于元曲中之剧曲而极,盖戏曲之演出所占之成分,大非昔之诗词之能歌者所比,故矛盾亦深。以演出言,则歌不过为其中之一重点,其与他者如动作姿态之关系,亦不无若是之矛盾也。通而观之,声律之在曲,虽极有关系,然在文学之审美境界言,其所以致之之大者,则非声律之事所能办也,则因声律之计较而大悖文学之创新精神,是舍本而取末也。文学与音乐之关系既已复杂,故拙著《红禅室曲话》倡为"双核心"论,或可稍解此纷也。

 

总之:约者往往用华,而精细于律。此两派之大概也;放者往往用质,而驰骋于文,此北派之大概也。倘吾人视词曲皆为长短句之合乐韵文一个范围中物,则何分于"词"?何分于"曲"?亦不过南北之两派而己。南人之曲,实近于词,而北人之词,实近于曲矣。

于:以质而能至于豪放之境界,因能至于神味之境界,至于"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由是可得明者矣!

九  余意

 

前人合词曲两事作通解者,鲜有其书。若以一人而兼究词曲两事,各有所表见者,则前有王世贞之《词评》《曲藻》,继有李渔之《窥词管见》与《闲情偶寄》,后有刘熙载《艺概》中之兼概词曲。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始沟通词曲之界,而加以一贯之叙论。王氏于戏曲以外,又兼有《人间词话》《录曲余谈》等作;姚华《菉漪室曲话》中亦有将词曲合观以后之所得;惜皆琐屑陈词,无都条理。故通解所在,前人无多发明,要学者亲自体会于其间而自为钩稽其端绪也。

 

若词曲分科,择一而事,则最要或最易得而比较合用之书,各举五种如下

词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选

    《宋词三百首》          近人未祖谋选

    《词律》                清万树等编

    《词林正韵》            清戈载编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著

《太平乐府》            元杨朝英选

    《元曲选》              明臧懋循选

    《九宫大成谱》          清周祥钰等编

    《宋元戏曲史》          近人王国维著

    《顾曲塵谈》            近人吴梅著其他专门词曲研究之重要书目,甚为繁琐,非此处所宜列。

 

研究词曲,虽只有合并研究与分别研究两途可言,若实际从事词曲之业,则其事业甚多。于文字有欣赏、批评、选录、编纂、制作五事;于牌调有编纂、考证二事;于音谱有制谱、合乐、歌唱三事,于搬演有考证、演习二事。此中境界,亦正广阔,前人每有穷毕身之力,未能尽其一端者,"小道""末技"之见解,终是不知者之言耳。以言致用,词则离开社会愈远,仅供少数文人之陶写而已;若曲因昆腔犹存,未尽绝响,而字句活泼,拍合语调,体制广阔,无所拘限,犹能用前人之声,洩今人之蕴,而动众人之情,故在今后文艺上之地位,应不仅仅于欣赏旧篇,传歌陈谱而已也,是在有志者之提倡与致力耳。

于:词曲之学,虽不能谓之博大精深,亦良深厚,通解殊非易事,然有一事不可不明之:若仅限于研究,则宜其无论如何用力,仍在古人之范围笼罩之中,故虽穷竭其学,亦不足以嘉也。若着眼于文学之发展,而重创造创新之精神,而不可不于古人之学而外推陈出新之,则深究竟古人之学庶有益也,若趋之两偏,而自精神上立足,则宁偏于后者也。

于按:全文得自网上,未检原文,或有误也,略不碍评点,待之他日以证之。

            2007、2、28作于嫁笛聘箫楼



※※※※※※
欢迎你到我的博客来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150108.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混沌外的乡愁 混沌之过 下一主题:春节农家小宴
 [2楼]  作者:仝莓  发表时间: 2007/02/28 13:48 

回复:学习并收藏了,问好红主人!
细品呵!

※※※※※※
生活中潜藏着无限的美,我去发现,我去表现

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
 [3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07/02/28 14:09 

呀,在老家作的新文字啊

 

红才子做这样的文字何以这么申神速?我以为这样的文字须得手头很多资料什么的,莫非你是个博闻强记的?

晚上读,先上课



※※※※※※
我手写我心,我歌咏我情
我梦抒我爱,我情言我志
 [4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07/02/28 18:26 

研究学问

学习禅室这种精神 :)

需要好好读读!



※※※※※※
飞翔需要体魄和毅力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0887041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