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品"年夜饭" 第一次在饭店吃年夜饭,省去不少麻烦。夜色中的小城大街小巷在霓虹灯的闪烁中显得异常漂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庆贺着新年的喜庆。回到家中照例要品品中央台为全国人民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 自有电视以来,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与包饺子、吃团圆饭、写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一样,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集歌舞、戏曲、相声、小品和杂技等艺术门类于一身的"春晚"充满了喜庆、团圆的气氛。节目内容往往包含对过去一年重大社会事件和艺术成就的盘点,还有对新一年的祈盼。伴随中国人度过20多年的"春晚",曾经让许多演员一夜走红,让许多歌曲、相声和小品成为经典。我十分赞同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说法"除夕夜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它可以把全国人民的情感集中在一起,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在这个时间和它发生联系。" 但曾经万人空巷的"春晚"也确实给人总体质量在下降,缺乏创新,经典作品越来越少,缺少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感觉。小品一直是历届春晚的主菜,能够把国内喜剧大腕"一网打尽",是央视春晚领先地方台春晚的最大优势。今年春晚的小品有《策划》、《回家》 、《假话真情》 、《送礼》 、《将爱情进行到底》 和《考验》。总体感觉今年的小品创意不足笑料不够、很平淡,仍然有开心一笑的效果,但象往年那样值得回味、有嚼头的小品罕见了。相声《我惯着他》、《咱村的事儿》 、《免费电话》 显示了针砭时弊的特色,但又不够犀利、不够深刻,追求表面笑声居多,更无神来之笔。艺术需要来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相声似乎很难突破,作为语言类节目的一部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分量都在下降。 朗诵《心里话》,出发点在照顾到农民工子女,给他(她)们说出心里话的机会。但"我一直不敢在城里的孩子面前抬起头"、"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等直白的话语,从30位孩子的嘴巴里响亮而整齐地喊出,惹哭了很多观众。华丽的春晚舞台,因为这群孩子而变得异常严肃而凝重。我也是泪水涟涟,但却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涩涩的酸楚!我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心情是否如过年的氛围一样喜庆?有如其他演员上春晚的心情一样激动?这些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或许通过晚会有了更多人的关注,但起跑线不在一个平台上的他(她)们,仍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歌曲、舞蹈、戏曲、杂技总是回荡着喜庆、热闹的主旋律。要照顾到全国56个民族、各行各业的老中青观众,突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和民族精神,体现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毕竟不能等同于专题文艺晚会那样在某一方面追求极至。倒是马玉涛、才旦卓玛、李光曦和胡松花四位歌唱家的登台亮嗓,让我领略到了艺术家的魅力,感觉到了艺术的生命力,和一种不朽的时代精神。同时我也在想,别说几十年,就是几年内,这些新时代的歌星会有谁能象这些老艺术家一样延续艺术的生命力?还有哪些歌曲能象这些老歌那样振奋人心?或许彭丽媛、宋祖英可以?她们毕竟是中年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杂技《俏花旦》、 武术《行云流水》、舞蹈《小城雨巷》让我在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欣赏了今年春晚在舞台布景和电视大屏幕的使用上的新颖构思,感觉比较新鲜,有如身临其境,确实为今年的春晚增色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