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值班时,聊天说到诗文欣赏,因时间关系,没有聊完。这周轮到我值班,却因在回家的路上,没有办法呆在论坛上。但一路晃着,一路想着,一路陆陆续续地写着,希望到家后能整理出来,贴给大家批判。到家后已是深夜,稍一忙乎,就是凌晨了。今晨打开电脑一看,单妹已将昨天的日记写好了,真让人感动。 上周聊到诗的欣赏时,粗浅地说了说欣赏的初感和深入体验的话题。在聊这些话题时,用了三江雪的诗作例子,准确不准确,只是个人的一些感觉,如有误读,还请三江雪能谅解。一般来讲,完整地欣赏一首诗歌,是要经过初感到深入体验,到激发想象和细心探究等一系列过程。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凡语言艺术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语言符号,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汉字(或是别的什么文字,比如外语诗歌或少数民族语言诗歌)或是标点符号(现代诗大多还没有标点符号呢),如果朗诵或默念,充其量还有一些声音。这些符号或声音不象绘画、雕塑、舞蹈那样可以直接诉诸我们的感官。我们欣赏诗歌,就只能根据这首诗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自己的表象贮存,脑海中才会显现相关的形象,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审美想象。 在欣赏诗歌中,这种想象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因为诗的语言又与小说、散文、戏剧的语言相比,更具浓缩、多义、跳跃的特点。一首好诗,给我们提供的是多层次的结构,在确定的框架以外,还有许多不确定的点。在有形的内容以外,还有许多无形的暗示。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仅仅知觉有形的内容和确定的框架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相象,对无形的暗示予以发掘,使那些不明确的点明确化。正如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所指出的:"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前说了,诗不同于其他文体,诗的语言特别讲究精警、含蓄,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一种朦胧的或者象外的一些神味,落笔时不会那么直白,如一条曲水,总要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艺术感觉,如果一切都写白了,写满了,诗也就不叫诗了。有些暗示是在框架之外,语言之外,诗人不写或少写,留些空白让我们去想象,留一些乐趣让我们欣赏时品味。举个例子吧,汉乐府《陌上桑》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都怨怒,但坐观罗敷。"但罗敷的面貌身材究竟怎样?是胖,是瘦?是修长,是娇小?是丹凤眼,还是瓜子脸?诗人一句也没有写,这就是象外的空白或叫艺术空白,如司空图在《诗品》所言的那样"不著一字",但"不著一字",却"尽得风流"。妙就妙在诗人什么都不说,让你去想吧!对于人体美的看法,由于历史时代、社会地位、观察角度的变化,人的审美趣味也各不相同。罗敷的美貌既然能让社会上的各种人入迷,那么她的"美"是肯定。但这"美"只是一个总体概念,具体的"美"却是读者想象的。唐人喜胖,你可以把她想成杨玉环;清人好瘦,你又可以把她想象成林黛玉般弱不禁风。这样罗敷的"美",由于这艺术的空白的作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胖瘦随意,高低随人,从而取得了最好的艺术效果。 我经常读到一些版友对诗歌的回贴,对一些写得比较白的诗歌认为无味,引不起阅读兴趣,而对一些带有暗示性的或较为含蓄或较为朦胧的诗,却又不肯激发自己想象,补足诗中的"空白",这怎能得到欣赏的乐趣呢?这对阅读是一种浪费。 再如唐朱绛《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枝上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停针不语"四字也是一种艺术暗示,不语中自有无尽的潜台词,它把含羞、怒怨、性格内向的少女的微妙心理活动,刻划得惟妙惟肖。如果一旦把"停针不语"改成絮絮叨叨或又哭又闹,那就没有丝毫动人之处了。后来苏轼对此体会很深,他在《送参寥师》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这"空故纳万境"更是具体发挥了司空图"不著一字"的理论,说尽了艺术暗示与空白的妙用。 欣赏,激发想象,就是要这样将诗人给的一粒种子,展开自己对艺术的所有的审美理解,使这粒种子在想象中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身心的修为。 到此,我们的阅读是不是就结束了呢?还没有。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直觉、体验、想象,主体可以沉浸在诗的意境中或如红禅室主人所说的"神味"(有些好诗确实是无象无境,只有一种莫名之味)之中,尽情倘徉,尽情玩味,尽情享受。但真正要彻底结束欣赏,仅停留于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直觉、体验、想象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思考诗表现了什么,是如何表现的,以求得对诗的彻底理解,作出科学的判断,这就要细心探究了。 诗的审美探究,其过程是个理性活动的过程。要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活动,使主体从审美对象获得的信息系统化,从低级的直觉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而探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有这些方面:一是对诗人的探究。既包括对诗人的生活背景,政治态度和世界观的考察,又包括对诗人的气质类型、个性特征、创作驱力等心理因素的探究,而后者常常被我们欣赏时而忽视。 二是对环境的探究。既包括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物理环境,又包括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示的心理环境,后者是前者的折谢与投影。现实生活中生存的人类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自然界、技术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复合体,应予综合的探究。 三是对具体的诗的探究。这又可从:1.思想哲理的探究--包括对诗的时代感、历史感、社会性、神话性、道德观、价值观的探究,以及对单一或多重的主题的确认等等。2.心量的探究--对渗透在诗中的诗人的情绪、意识以及直觉、潜意识内涵的探究。3.意象(或神味)的探究--对诗中意象的结构、意象的种类的分析,以及对意象的运动规律的探究。4.传达媒介的探究--诗的传达媒介是语言。诗的语言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是具体说出的语言,深层结构则是需要加以体味的言外之意。对语言的探究不应停留在字典诠释式的狭隘理解上,而应探究诗是如何通过有限手段--有限的语音、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无限宽广的人的内心世界的。5.艺术技巧的探究--包括对诗中运用的时空技巧、运动技巧、结构技巧、建行技巧以及诗中全现出来的虚灾、形神、动静、曲直、疏密、断续、开合、张驰、正反、抑扬、整散、藏露等辩证关系的探究。 在实际欣赏中,这种探究往往呈现不同情况。 如果主体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气质与探究的对象相适应,那么欣赏就会顺畅且心领神会。 如果主体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和心理气质与探究对象相距甚远,很不适应,这时就会出现阅读障碍,就会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与欣赏了。 对探究中出现的障碍要做具体分析。有时问题出在探究的对象身上,有的诗本身既无对社会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又缺乏一腔压抑不住的激情,而是把诗当作一种高级的文字游戏,争奇斗异,故弄玄虚,结果把诗弄得神头鬼面,令人百思不解。这实质是文风不健康的问题。有时则是主体的问题,欣赏者相关生活的缺乏,可能是对诗的哲理内涵难于接受,也可能是对诗人采用的新艺术手法不相适应,只要找到了原因,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那么理解探究的障碍就会得到消除。也有少数的读者,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遇到欣赏障碍就去责备诗人,责备诗,他们正象别林斯基所批评的:"这些人保持自己壮年时代的欣赏口味和信念,顽强地认为,自己无力感应并理解新事物,就是证明一切新事物的卑不足道......"美国文艺理论家桑塔雅纳也曾指出,诗的想象"使我们能不沾水就到达假定情节的彼岸",而"与某些习惯于依靠符号思维的无缘,那些人不能容忍思想的数字精确中断,即使是片刻休止和诉诸心灵。"所以说,欣赏者在审美探究过程中,对于存在理解障碍的诗,不要采取简单的态度,骂上几声,丢开了事;而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经过一番努力还是接受不了的,不妨暂放下,等一等,看一看,让时间老人去下结论。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吸收新的艺术营养,善于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对有创新精神的诗歌多接触,多思考,多同人讨论,时间长了,自然会悟出一些门道,欣赏能力也就会大大提高了。 前面说了,待我整理完这篇稿子时,已是2月5日的12.47.昨天的天娇日记单妹已写过了,我这篇就权当补充吧。 昨天的贴文如下:
今天到现在的贴文有:
感谢各位朋友! ※※※※※※ 生活中潜藏着无限的美,我去发现,我去表现 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
[本帖已被单纯女人于2007年2月6日12时50分29秒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