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我忘了自己是谁 下一主题:转:网络强国建设提速 行业转型须...
千古谁识李左车
[楼主] 作者:菜九段  发表时间:2016/02/10 22:54
点击:1706次


 

              千古谁识李左车


    菜九怀疑李左车的真实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了,现在要来对李左车千古谁识了,表示要对否定李左车的真实存在作一个彻底了结。因为菜九在作韩信历史考察的时候发现,韩信传记中的功劳部分基本上是以假史为主的,李左车其人及事迹也被菜九归类为造假。
    否定李左车其人及其真实存在,肯定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李左车不仅是见之于正史的古人,而且搜之于互联网,词条甚多,李左车墓葬就有好几处,有其为汉惠帝之师的种种传说,甚至被早已民间奉为雹神,加上有画像、有墓地好几处、有家谱,诚可谓洋洋大观。综合来看,李左车的现代界定大致是"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他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影响深远。******李左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杰和军事奇才。他为韩信献计献策,主张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作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迫使敌人归顺。极具战略眼光,以奇谋建功立业。*******后来,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李左车便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被命名为广武山。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使恩德。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在《聊斋志异·雹神》中,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均引自网络)即使在这样纵横交错的坚实支撑面前,菜九仍然要说其人乃子虚乌有。这并非菜九疑古成性,而是觉得李左车事迹唯见于《淮阴侯列传》,并且成为韩信破赵之战的主角,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韩信破赵一役基本上是围绕着李左车在作文章,李左车提建议,韩信寻对策,悬赏捉拿李左车,问计李左车,通篇都是李左车。李左车受到韩信如此推重,感觉其奇谋庙算之高超还远胜张良,他理应在那个乱世里大显身手,可惜没有。仅此一见,后来毫无踪迹,岂非咄咄怪事。菜九以为,但凡史料有不合理处,即有假史存在的可能。菜九所涉不合理史料而打假纠错有年,有得手者,亦有无从破解者。李左车的史料属于可以破解定其为假者。
    在破解正史记载之前,先把上述网络描述破解一番。称"李左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这是个没有根据的说法,正史中从来没有李左车的身世介绍。"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的记录,也是个想当然的说法。前面说过李左车仅此一见,再无其他记载,后世的附会毫无根据。《广武君略》兵书云云,不详所指,网络也查不到任何实质性内容,估计还是后世好事者生造的书名。 说"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更是无稽之谈。而荥阳城外广武山因李左车得名,显然是荒诞不经了,因为刘项相持于荥阳一线,就有广武山对话。至于"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使恩德"也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嘛。李左车墓的百度词条称"汉高祖刘邦为表其忠烈,追封他为‘阴灵侯',建庙祭祀,并封其为‘雹神'",这已不是简单附会了,而是公然编造了。看来时下历史剧的胡编乱造并非现代才有的,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不过"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倒是真有那么一回事,只是此现象与历史真实与否无关。
不得不说,这些琳琅满目的后世记录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性,虽然低端,也是创造,只是创造再多,也都因缺乏源头性的依据而难以站得住脚。当然,仅否定后世记录并不能否定李左车曾经存在过,毕竟李左车在正史中存在着,只有将正史中的记录真实性给否定掉,才能达到否定其真实存在的目的。
    李左车事载《淮阴侯列传》韩信破赵一节,菜九对韩信破赵的历史记忆已在多个地方予以否定,理由是汉赵开战是在韩信击赵之前,主战场与战争主线是在南部,即朝歌、邯郸一带,赵军主力与赵代首脑人物陈馀均应该在汉赵战争的南线一带主持大局。这不是菜九信口胡编,而是有《傅靳蒯成列传》的记载作为重要论据。据《傅靳蒯成列传》,南部战线不仅战事规模大,还有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邯郸的反复拉锯争夺战,足以证明当时战事之惨烈。韩信经魏地攻赵是作为汉军抄赵后路的乘虚而入的一支奇兵,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遇到赵国主力而发生决战式战争。具体论证可参见菜九《千古谁识汉灭赵》。否定韩信决战式地战赵,还只是推测当道,必须否定掉原始记载的成立,才能否定掉李左车的真实存在。让我们根据其存在的原始文本来做功课。原始文本如下: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彊也。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将军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諠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让我们来盘点列传中围绕李左车的相关内容,看看这个李左车及其事迹计策的真伪。
    李左车一开口就说了汉军的基本情况与战绩,对汉军在魏地的战事一清二楚。李左车知道的这些情报陈馀也知道,否则赵军就不会提前在汉军来袭方向布防了。八卦一下赵军的情报来源,赵与汉在井陉方向有魏悬隔,而赵军当时已侵入到魏国深处,估计汉对魏发动攻击,赵预测到一步汉将攻赵。根据《曹相国世家》,汉军在魏地斩夏说,破赵之戚将军邬城,赵之败兵应该逃回去禀报赵王君臣。只是陈馀估计"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这个认识有点莫名其妙,一支能击败魏军赵军代军的汉远征军,怎么只会此区区之数?而李左车的请兵三万以断韩信后路之策,也正是建立在韩信只有数千兵力的算计上,三万对数千,胜算极大。赵军号称二十万,表示实际上没有二十万,那么为什么要号称,是想借此达到阻吓汉军来犯,还是有什么其他用意。估计有夸大成分,不过至少也是举国之兵了,否则李左车不会一开口就要带兵三万。如果李左车真是那样了得,并确信韩信只有几千人马,他应该劝阻这样以举国之力来对抗入侵军,因为太小题大作了。比较合理也可行的做法是以同等规模兵力部署在井陉道险要处,让汉军难以逾越,这样既达到了保全国土的目的,又使汉军劳而无功。尤其是李左车提到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完全可以倚仗险要,只以少量兵力布防,就可以达到阻击汉军的目的。所以用举国之兵来防御区区几千远道而来的入侵者,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同理,与据险而守相比,李左车欲以重兵抄汉军后路的所谓奇谋不仅极不经济,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毕竟穿越战线几百里的奔袭,也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当时的军事素养能否达到目的都是很成问题的事。实际上,在被陈馀拒绝之后,李左车还可以坚持自告奋勇带领少量兵力将井陉之道的险阻处扎死,这样一来,陈馀应该会允许他这样做。但李左车居然放弃了更加切实可行的计策,坐等汉军击溃赵军,尤为不可解。分析至此,还可以推测一下赵军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现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但此役赵之用兵数量也是个漏洞。赵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兵员及人口都被极大消耗,在反秦战争中又是主要的作战地又被大大消耗了一次,兼之项羽分封后,赵国被一分为四,分别是常山、代、殷、河南,其武装力量也基本上被切割成四块,陈馀击败张耳也会有一定的兵员损失,所以赵国加上代国也绝对凑不齐二十万兵员。赵又有加入反楚联盟的部队,估计人数也少不了,总会有一二万人;赵还对魏发动侵略,人数不会少,估计怎么也会有一二万吧。赵还趁汉败彭城攻占汉之河内即殷国,虽然可以动用原先加入反楚联盟的军队,估计还是会对这支部队有所增援,因为在强大的汉之腹地军事挑衅,兵力少了肯定不行。根据《功臣表》"(磿侯程黑)以赵卫将军汉王三年从起卢奴"的记录,卢奴属燕,赵又有对燕侵略之举,估计兵力也不会太少。这几条战线,会将赵军的实力与精力大为分散。综上所论,赵至少已经在三个方向上对外用兵,这样一来,在后方结集二十万军队,甚至十万军队,基本上没有可能。陈馀回应李左车"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之论,以为倘若这样做了,"后有大者,何以加之",此话也表明了赵为四战之地,边境上的防守力量本身就不会是个小数字,到了正在四面出击的大战发生时,赵国难免会呈空壳化状态,国内的军事力量应该非常有限,不可能以举国之力堵截汉军于井陉道方向。这也是韩信奇袭赵国后方的计谋依据。李左车进言不敬处颇多,他以为陈馀不听他的计策,后果会非常严重,这样的观点也很不着调,以以逸待劳的十倍之众,对阵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即使不能速胜,也不至于惨败。陈馀的布防虽然愚笨,但也不失平稳,有数量优势,天时地利人和均在自己一边,即使堂堂正正摆开阵势与来犯之敌一决高下,也是稳操胜券的。何况陈馀听了李左车的计策之后,也未必不会派一支军队扎住处井陉道的狭窄处,这也是举手之劳的事。对于没有发生的事作推测,旨在表明李左车之计谋并非保全赵国的唯一可行方案。
    大战过后,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知这个号令如何传达下去。兵荒马乱的,韩信能有多少通信员把他的最新指令传递给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成千上万将士,所以李左车被活捉也是奇事一件。李左车被俘后声称,"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又是奇事一桩。所谓"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根本不知其所指嘛。论军事能力,陈馀在当时也不是特别强者,其所胜张耳是文官,不能证明陈馀的能力强。根据大战前陈馀拒绝了李左车的所谓高明作战方案的记录,陈馀的军事素养也不过尔尔。作为背水一战的当事人,李左车居然把陈馀之死列了两个地方,更让人百思不解。网络查找一下,泜水即泜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流经邢台临城县、隆尧县经宁晋泊注入釜阳河,上游建有临城水库。鄗,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固城店,与泜水有相当距离,至少有好几十公里。如果确实在泜水发生了背水一战,陈馀也应该是战于此败于此又死于此,而不是战于鄗下,身死泜上。按记录,鄗下不是战场,泜上才是。如果汉军从魏方向由西向东进攻,应该是从西面的泜上至东面的鄗下,陈馀断然没有从没有战斗的鄗下逃至大战的泜上的道理。大概"军败鄗下,身死泜上"说起来朗朗上口,全然不顾两者之间的不吻合处。更奇的是,无论是鄗下还是泜上,距李左车拼命要堵截固守的井陉道至少有百十公里,中间起码隔了一个县!天下哪有这样的战局!说"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又是一个听起来很带劲,实际上不可能的事。按描述,破赵军杀赵酋都是一天之内的事,那么就不可能"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如果李左车是在这种状况下被俘,应该是惊魂未定,怎么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太不可思议了。
    至于李左车为韩信谋划的燕齐方略,怎么看都会觉得过于轻松了,虽然说得煞有介事,但是否可行,也只有天知道。燕齐的事比较复杂,至少写这个故事的人,给后人描摹出了美好的前景,实际上从来没有实现过,所以非常不可信。所谓的背水战后,汉在赵并非一马平川,而是又磕磕碰碰弄了一年时间,韩信不可能有李左车言辞中的从容时间。《淮阴侯列传》称:"楚数使奇兵渡江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这才是韩信滞留在赵的具体状况,丝毫没有李左车言论中的影子。那么李左车的建议又有什么价值呢。燕在整个战争其间期间基本上没有记录到,只有《汉书高帝纪》称燕在汉四年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据《功臣表》,此前在破曹咎战役中亦有(栒侯温疥)以燕将军身份相从助汉。到底燕与汉是怎么结成联盟的,不详,肯定不会是韩信的一封信就能解决的。韩信破赵是作为汉的一支奇兵抄赵之后路的,他也不是汉在赵地的最高指挥官,他也未必有权限与燕联络。关于汉定燕齐的方略,《高祖本纪》在汉王出荥阳之后,由袁生向汉王献计时提到,让韩信等连燕齐,既然是等,就并非指定韩信一人,且时间在韩信破赵王歇之后,即所谓的背水战后。在此之前,韩信应该不肩负如此重任。齐国的情况就更不是一封信能解决的,是汉集团全线压上,几路开进,大兵团会剿,才彻底征服。李左车提及的"从风而服"根本没有发生。迄今为止,韩信的作战任务也仅仅是抄赵后路,不包含对燕齐的作战。只有《汉书高帝纪》在韩信破魏后提到韩信自告奋勇要承揽征服燕齐之事,而那个史料菜九已在相关文字中否定其真实性了。此不赘。
 
    另外,传记中将已为代王陈馀称为成安君,极不合理,而且李左车称陈馀为足下也是怪事一桩。要是司马迁加工,就会作代王馀或赵相馀。《郦生陆贾列传》中郦生说齐的说辞中也称成安君,看来二者是一个来源。所以菜九以为估计这是司马迁生前就在市面上广为流传的成文篇什,其原始面貌就是这样,为司马迁未经加工而直接采用者。陈馀被记为成安君而不是代王,《秦楚之际月表》于汉二年十二月有记曰:"(赵王)歇以陈馀为代王,号成安君。"《考证》考辨曰:"馀为代王与歇后王赵,同在十月,且馀继歇王代,当互易。号乃故字之误。" 《考证》所论虽然有道理,但应该考虑《史记》称成安君是采用了当时市面成说。因陈馀已是代王,大概司马迁也觉得称其为成安君不妥,所以在月表中加注,而不是笔误,这也是他老人家整齐故事手法。
    再强调一下,李左车事迹唯见于此,受到韩信如此推重,后来再无建树并毫无踪迹,此人或者为杜撰出来的人物。此前,韩信传记中的假史就有不少,这一段记载也不例外。
几点简要说明
    汉赵战争不始于韩信,是赵率先对汉发动军事行动的,并占领了汉之辖境朝歌,时间是汉二年四月汉王彭城惨败之后。汉没有立即对赵军事打击,而是在平定了辖境内其他不稳定势力、剿灭了盘踞关内的章邯、并稳固了楚汉对峙线后,才开始反攻的。时间应该早于韩信攻赵。所以汉赵战争大规模升级时间地点都是在南部战线。韩信承担的中汉赵战争的中路战线,北部战线的汉方首脑据菜九推算是陈豨。整个汉赵战争的汉方统帅是刘邦,刘邦还亲自到赵地作战,护驾人员有灌婴、周緤,事见《樊郦滕灌列传》《傅靳蒯成列传》。
    汉赵战争前,赵是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的盟友。此前陈馀逐走常山王张耳,迎代王赵歇王赵,此举是破了项羽分封的格局,算是得罪项羽了,这也是陈馀与赵加入反楚联盟的原因。看到汉败彭城,陈馀及在联盟中的赵军趁势攻占汉境,估计会与楚有沟通,不然一下子开罪楚汉二大强国,非明智之举,而当时局面之复杂,陈馀不亲自出面还真不行呢。所以陈馀出现在韩信进攻方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韩信所从事的战争不是决战性质的(即不是关键性战役)。陈馀的结局也不是阵亡,而是被俘后被杀。此功劳列在张苍名下,虽然张苍的传记称其属韩信,但《功臣表》没提其属韩信,考虑到张苍长期辅佐陈豨,极可能是冒领了陈豨之功,因为陈豨日后反叛了,功劳被隐没了,而擒获陈馀这件功劳是不容磨灭的,故尔挂到了张苍名下。赵王歇也不是在背水阵被俘,而是在其国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被俘(《张耳陈馀列传》称斩,但地点在襄国),这才是韩信一路人马的战略目标。韩信取魏道攻赵,过境时又摧毁了魏,但魏不是韩信的战略目标,韩信一军只求快速过境。所以韩信过境后,魏地仍有的战事,就跟韩信无关了。
    以上简要介绍是基于菜九的一系列功课--《重审韩信罪案》、《清理陈豨乱象》、《读〈傅靳蒯成列传〉》、《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千古奇冤话魏豹》、《千古谁识汉灭赵》,旨在说明,韩信介入的汉赵战争不是决战,也没有背水一战,也没有擒获斩杀陈馀,也就不需要李左车说那些不着调的计谋。既然整个事件都是虚构的,那么李左车其人是否真实存在应该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那么是谁编造了这么一大块假史呢?菜九将韩信假史的主要责任人定论为蒯通,李左车之假也与蒯通脱不了干系。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左车说陈馀的内容与日后蒯通鼓动韩信反汉说辞的内容差不多,所以定其为造假者不算冤枉他。不过李左车问题上的造假与其他部分的造假有一个显著差别,其他的都是蒯通鼓动他人做什么,而这一次,借李左车的形象他是要亲自操刀大干一番,大概这就是蒯通其人的某种憧憬,期待能在乱世里有一番作为吧。可以说,李左车就是蒯通对现实的憧憬与心理投射。
行文至此,李左车其人及其事迹之不真实当无疑义。但文学创作式的李左车其人及其事迹之日后发酵仍然需要说一说。根据网友封龙山人新浪博客的《李左车墓地石家庄三说》一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971d7b0101spai.html,可以看到虚拟人物李左车在古代志书里活得还是蛮丰满的蛮热闹的,其曰:
    《元氏县志.同治志》人物志有,李牧,李左车名录。并有"李左车考并元氏李氏东西二祖",摘要如下:
    "自迁、固之书不传广武君,君之乡里遂成千古谜案,或谓行唐人,或谓赵州人,从未有谓为元氏人者。兹按八都坛神君实录碑云,李左车降生之地休荫宏多。汉明载诞之城方猷允塞。广武之乡,唐人已有定论矣。然犹疑当日元隶赵州,或以本州名臣与汉明作对。及见成化间重修神庙碑云,汉兴左车产于北禇,唐兴而李庸产于小留,宋兴而董枢产于同下。庸、枢之村不误,岂左车之村或妄乎?考《魏书、李氏传》缺而不详。《北史》记李裔,赵将李牧之后,左车二十六代孙,居平棘南,附《李顺传》后,此左车里居讹传之始也。裔本元氏人,今元氏吴村开业寺系裔别墅。有开耀二年碑刻,裔元孙宗哲立石,侄元孙尚一撰文,籍贯、后嗣记载甚详。二子盖鉴《北史》《魏书》之讹,故特书"裔,元氏人也。"犹或志之高邑,又何怪左车之为行唐人、为赵州人乎?其曰行唐者,行唐距定州为近,李牧之弟李齐为中山相,因家焉。此中山李氏始祖。左车,齐之侄孙,当日或往来其间,以此讹传也。故曲阳牧山、行唐牛家庄传有李左车墓。其曰赵州者,一则元氏赵州接壤,常山郡未移之前,同属常山;常山郡既移之后,同隶赵郡。史臣追记于移治之后,故以赵郡统之。一则后魏时,元属赵郡,至北齐废元氏,或入于平棘。今邑治之南有掘土得北齐功曹李琮墓者,志曰"赵州平棘人",此一证也。且《魏书》百三十卷,系齐臣魏收所撰,齐废元氏,故凡元人皆记曰"赵郡平棘"。后之作史者遂援为佐证焉,以讹传讹,其由来久矣。......实则元氏其本根也。参之史册,证之碑碣,左车之为元氏人,信而有征。至李牧乡里,不必复辨,而千古疑案可焕然冰释矣。"此文差不多把李左车其人其时代前后的李姓人物串联了一遍。将一个子虚乌有之人,与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串在一起,也是中国特色之一。于是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每每能在现实中繁衍出后代,真让人哭笑不得啊。所以并不能根据后世记载的有鼻子有眼,后世有什么遗迹存在,就以为其是真实记载。这方面菜九有切身体会。四十年前菜九在安徽当涂大官圩插队,当地有一个村落名项桥,相传是秦始皇与孟姜女生项羽于此地所以得名。而项羽、秦始皇与当地应该没有任何关系。洋洋大观的李左车神迹,与菜九知道的项桥故事应该是同一类事。这样的事情可视为民间对原始历史记载的再创作,无论怎么生动,也只是创作,而非历史真实。不久前听说争夺西门庆出身地居然牵涉到三个地方,其真髓与李左车神迹有相通之处。中国的事情中国的历史,实在让人无语啊。

 


本文所涉前期功课简介
重审韩信罪案/千古谁识诛淮阴目次
一、四面透风的官方文本 
二、与陈豨相关的汉初乱局
三、刘邦封死了韩信的反叛之路 
四、韩信遭遇双重莫须有
五、韩信的所谓取死之道
六、韩信之死的后续反应
七、韩信的幸与不幸
八、韩信战绩考
九、韩信的历史评估何以虚高
结束语
清理陈豨乱象目次
失败的掩埋
陈豨的史前史(灭秦)
陈豨的史前史(楚汉战争)
陈豨之叛前的北方形势
盖棺定不了论的吕泽
 陈豨之反
平陈豨之叛
结束语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目次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立案篇)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作案篇)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结案篇)
  千古奇冤话魏豹  目次
  魏豹称王
  魏豹与汉的关系
  魏与汉的分道扬镳
  魏豹的结局
  魏豹何以蒙冤
  魏豹反叛的旁证
  汉灭魏基本史料
千古谁识汉灭赵细目
  1.汉击赵前的国际态势简要回顾
  2.汉与赵的交集
  3.汉的真实处境
  4.赵的情况比较复杂
  5.冤屈到死的魏
  6. 关键人物陈馀身处何地
  7.汉赵战争的主战场
  8.靳歙战赵解
  9.刘邦在对赵作战的作用
  10.被漠视的楚汉赵地会战
  11.韩信战赵事迹简析
  12.张苍事迹的隐义
  13.汉赵战争始末简要回顾
     14.结束语

     注:《读〈傅靳蒯成列传〉》未立细目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818y/msgview-10170-357664.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我忘了自己是谁 下一主题:转:网络强国建设提速 行业转型须...
 [2楼]  作者:阳光世界  发表时间: 2016/03/16 12:07 

现如今都在追求“幸福感”,像菜兄弟这样的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事业者,当属幸福人。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楼]  作者:小雅无尘  发表时间: 2016/04/22 19:10 

长学问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53543043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