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会觉得很奇怪,不是“寿比南山”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最 流行的祝福语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东海惟一,南山却无数。如今,随着衡山祝 融峰上的“南山”二字的惊现,而使得一切喧嚣尘埃落定,我们口中的“南山”终于 有了确切的归属,即为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 ?职方氏》、《史记?天官书》以及《春秋》、《星经》等古籍的论述,南岳衡山上应 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中的轸星,轸星司衡主寿,故南岳早就被世人尊之为“寿岳”了 。汉之《天象赋》、费直《易传》、唐之《步天歌》、齐已《白莲集》等古籍或诗文 ,都有南岳即寿岳的类似记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其《天象赋》中写有“长沙明 而献寿”的辞句,意思说是:多么明亮的长沙星啊,总是在将寿算献给世人。南岳古 属长沙,长沙即因星得名,这正是“寿岳”一词来历的简明注脚。清智犁和尚《重修 广济寺记》有:“南岳乃天下五岳之一,世称为寿比南山者,即此岳也”句,可谓一 锤定音,不容再争;1988年,当代权威辞典《辞源》一书“寿岳”条释曰:“南岳衡 山”,更是现代的准确结论。 情有独钟。诗如“南山寿比高”、“壮堪扶寿岳”、“玉坛相对寿山高”、“百代风 流歌寿岳”等等,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陈郎将归衡岳》诗中写道:“衡山苍苍入紫 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者,即“寿星”也。他把南岳即寿岳这一铁 定的史实说得明明白白。另一位唐代诗僧齐已游岳诗句“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也明指寿岳即南岳衡山。据清光绪版《南岳志》记载,有“寿比南山”四字题刻于 南岳祝融峰祝融殿北墙基下舍身崖上(今望月台附近),为楷书阴刻,每字一米见方 。但此次南岳相关部门几度探寻,只发现“南山”二字。专家分析,“寿比”二字可 能在修葺祝融殿时压在殿脚下了。为人祝寿,人们常说“寿比南山”,诸多史料证明 了“南山”与南岳衡山的关系。 周易》:九五,飞龙在天”,意即与天同寿;其平面布局则为九进制,暗寓“长久长 寿”。衡山百寿亭底座为长寿灵物———青石寿龟,四周枋额刻有100个篆体“寿” 字;走进衡山,到处书寿、名寿、祈祷。山是“寿岳”,路有延寿路,亭名延寿亭, 水叫寿涧溪,桥谓寿涧溪桥,地生灵寿木、万寿树、护寿草……香客更为祈寿人。 由朝到野,拜寿岳而祈福求寿皆为首选。1105年,宋徽宗赵佶专程游历南岳。这位有 名的诗画家兴这所至,在南岳金简峰下,留下“寿岳”两字刻石,每字四尺见方,大 气磅礴。此后,寿岳之名大著。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寿岳”,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 石,或形于图,或讴于歌,史不绝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宋徽留下“寿岳”石 刻以后,步后尘摩崖刻石者代不乏人,但似乎一不愿雷同,二不敢僭越,于是就出现 了众多的单独的“寿”字或题名中嵌入“寿”字的刻石。如兜率寺和广济寺侧巨石上 的“寿”字镌刻,字大者四尺见方;“寿比兹岳”、“南维拱寿”等题刻中的“寿” 字,或一尺或三尺见方不等;尤其是日前在祝融峰顶发掘的“寿比南山”之“南山” 石刻,每字一米见方,颇有气势。这些单独的“寿”字或题句中的“寿”字,不管大 小,不论书体,均苍劲雄浑,以示对寿岳的景仰之情。 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 纵观几千年来的历史,无论史学泰斗,抑或文坛耆宿,不但都把南岳衡山定为寿岳, 且都视南岳衡山为“长寿、昌荣”的象征。 台古松后,欣然题写“寿岳衡山”四字,进一步彰显了南岳衡山作为“主寿之山”的 地位。 农历七至九月则为外埠香客朝山进香的高峰期,一首千古传唱的《十愿歌》仍很流行 。歌曰: 母似松柏,松柏四季不凋零;四愿父母无灾厄,一切灾劫化烟尘;五愿父母永不老, 容如冠玉令人钦;六愿父母双目明,明如日月识纤尘;七愿父母双耳聪,耳如师旷辨 五音;八愿父母手足健,身体灵巧如少年;九愿父母德望高,高如南岳受人尊;十愿 父母心宽舒,万事称意享天年。 正在进行理性回归。俗话说,祈福先祈寿,无寿福空谈。 ,更是奠定了衡山作为“寿岳”之山的地位,“祈福上南岳,求寿登衡山”。感受南 岳衡山祈寿文化,似乎人们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福如东海,寿比衡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