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第九种方式呼吸》第二章 浪子 下一主题:《第九种方式呼吸》第三章 路边
大千皆禅悟
[楼主] 作者:山水依情  发表时间:2008/11/23 10:33
点击:537次

 

                   

走进青山绿水,感叹天公造物,惊叹鬼斧神工,叹服万物和谐。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心中不知增加了多少的好奇,平添了多少的疑问,又听到了多少美丽的传说。解释了的,这是地址变迁形成的天然奇景,解释不了的,有待专家学者的考证。那山,那树,那水,那奇形怪状的巨石,千姿百态的幽洞,把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隐藏在美仑美幻的背后。历经沧桑,样子越奇特,历史越悠久,色彩就越神秘。人们往往在不同的地方,在听到正版解释的同时,更多听到的还是奇幻的故事,古人的智慧,先人先贤的传说。这些极富正义感,法力无边,造福民众的故事,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已经升华成人们信仰的神仙,没人去追寻它的可信性,博得满堂的心情愉悦才好。

自古来,天下名山僧占多,福地洞天道家场,但凡天下名山大川,有几家不是僧与道家修身养性的清静之地。不管你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看见那巍峨的殿堂,高坐的大德智者,倾听那虚无缥缈的梵音,一种肃穆的气氛就会聚起仰慕的情怀。

在世间,人都是需要精神寄托的。这种寄托来自多方面,就说佛与道,存在了多少年,相传了多少代,在信仰自由的今天,只要你与社会和谐的相处,没人对你说三道四。我们时不时的爱说命运,有时还会抱怨老天不公,这命运,这老天又是何方神圣,追根溯源,还是离不开佛道两家的释义,还有我们自己创造和供奉神仙管理的范畴。这种渗透在生活语言里的句子,就是我们自觉不自觉接受的词汇,与你的文化学历似乎无关。

正义的,行善的,救危扶困的,永远是生活与社会的主流。古书古戏里的青天大老爷,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淡化,就连皇帝老儿爱民为民还在今日荧屏上时隐时现。人们喜欢正义的化身,追求幸福的生活,向往美好的日子,这是亘古不变的祈求。那么最初我们的信仰和依靠又在哪里呢?不妨回顾一下我们民族的固有,历史上的炎黄帝,尧舜禹,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神农氏教以农耕,祝融氏教以火种......这些实实在在最后都被赋予上了神坛。而当时这些人物,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精英。

对那些自然威力解释不了的现象,以及美好的向往,人们把它神化,造出了许多的偶像,天上如何,地狱怎样,好心好报,积德行善,反对倚强凌弱为富不仁,这些神仙遍布生活的角角落落,财神,龙王,土地,雷公电母......就连灶台都归灶王爷的的管辖。头上三尺,必有神灵,人们默默的相信着,这是一个人神共有的世界,而神,需要人们供奉和敬重的。

佛教很早就传入华夏,这种宣教符合人们的心理,惩恶扬善,向往西天极乐世界。在他的原发地古印度天竺,释迦牟尼想当初也是一位世间王子,观音菩萨刚传入的时候,也是一位天竺国留着胡须的男性,地藏菩萨传说中也是高丽的王子。尤其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迎奉进入中国后,被我们的先人改造成一位叫妙长的民间三公主。成佛后也是穿着华丽,颇有大唐贵妇风范,没有人说这是大不敬,事情就这么明了。但是,一旦这种宗教信仰被至高无上的皇帝看中了,很快就会铺散开来,毕竟主动权掌握在"天子"手里。

往前追溯,佛事最兴的时候,梁武帝出家为僧不理国事,其后武则天在感业寺为尼,在后朱元璋当过和尚,到了清顺治帝,同样对佛教情有独钟,不惜连皇帝都不做了。最高统治层的宣扬与事先垂范,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把一个进口的佛教洒遍九州的方方面面。

当然,华夏的本土教---道教,也在不断的兴起,最终老子荣登道教祖师爷的地位,细想想,当初老子也是一介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真的是天道酬勤,天降大任于斯人,他写出了一部极富哲理天地人寰的道德经,阴阳八卦奥妙无穷旷世奇文的道德文章。

这些都是我们人为的历史,都是与大众的思维相通的,于是,供奉朝堂,寓教其中,体味其中,寄托其中。这些高深的佛道理论,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所以,我们又搬出了实实在在现实里的先哲---孔夫子。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而优则仕,仁者爱人,中庸之道,和为贵,至今流传并被致用。这些至理名言,已成经典,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随着华夏的历史源远流长,比起深奥的佛道理论,倒是好驾驭了不少。因此,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时在一座庙堂里同时接受人们的朝拜。

很多人叫不出殿堂上的尊者是谁,但知道这是被人们供奉的,是智慧无边法力无边的神,是会给人们带来好运的。人们往往带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情去朝拜,世上的事情想不开了,都会来这里诉说,求神保佑。有的时候看人家做,自己也跟着做,尤其是考学的时候,各地的孔圣人庙,香火极旺,那种虔诚是装不出来的,就连孩子的父母都跟着祈祷,这就是寄托,因为他是我们的始祖。

当然,去拜佛参道的人各怀心事,想来干坏事的人,也不知他们在神像面前念叨什么,各有所求罢了。现在信佛参道的人不少,在家里修行,称为居士,这是一种信仰的体现,是要循规蹈矩的,不像临时起意的,行在山水之间,遇到了佛堂道观才拜上几拜。

山水间的佛堂道观是一种人文的文化,寻觅山水,览胜山水,是我们休闲静心的好场所。历史上的隐士钟情山水,历史上的诗仙吟咏山水,历史上的画圣描绘山水,竹林七贤隐居清谈,诸葛孔明林间卧龙,姜子牙溪边垂钓,陶渊明更是开创了田园山水的诗的先河,成了一代宗师。他们,无例外的在山水间与佛堂道观为伍,与浮屠高塔为邻,看佛字听梵音,修为,励志,悟禅,在历史上留下了世外仙人踪迹。

山山水水,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神来之笔,人文历史,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历史长河,佛堂道观,是弘扬佛法,道法自然,既是自然景观又是人文历史,值得我们好好的品味。说大千世界禅悟其中是存在的事实,信不信由你也是存在的现象,青山绿水之间任人的回味罢了。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818y/msgview-10170-33799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第九种方式呼吸》第二章 浪子 下一主题:《第九种方式呼吸》第三章 路边
 [2楼]  作者:卧夫  发表时间: 2008/11/25 00:54 

人都是需要精神寄托的

※※※※※※
初生是人~异化为狗~落荒成狼~
 [3楼]  作者:一枚红叶  发表时间: 2008/12/17 12:57 

感觉大自然就是
依情的宗教呢,
为此,也十分羡慕依情的.
好久不来树下,
依情,想你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0344161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