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幼儿园的新墙饰(2) 下一主题:四十今日推荐
关于《洛丽塔》
[楼主] 作者:徽地文狐  发表时间:2008/11/03 18:19
点击:733次

    先听一首歌吧,静静地坐着,把自己放平坦,平静,平缓。无论如何,我在很多时候做不到如此安静。

    和我跳舞吧 lolita \白色的海边的沙\爱情还是要继续吧\十七岁漫长,喜欢一个人 Lolita\只喜欢一天好吗\或许从没有爱上他\只是爱了童话,那个野菊花开满的窗台\窗帘卷起我的发\我把红舞鞋轻轻的丢下\不在乎了 Lolita ,\田野金黄了 Lolita\舞台就快搭好了\我们一样吗 lolita \对孤单习惯了\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观众\还以为在爱着他,我坐着飞机到海边找他\多疯狂啊 lolita \喜欢一个人 Lolita \只喜欢一天好吗\爱情还是要继续吧\十七岁漫长夏,都会忘记吗 lolita \来不及带走的花\努力开放了一个夏十七岁。

    这就是洛丽塔,一首歌的洛丽塔。歌声那动人的旋律以及低哑、磁性而灵动嗓音,与那本叫做《洛丽塔》的书之间有一种若有若无牵挂,相融而又排斥。

    我在写这一个书评的时候,还是喜欢从味觉、色调、第六感等一系列自我的观感来谈论自己对于她的原始印象。当BABY让这本书坐着飞机到达我面前的时候,仿佛让我看见一块蛋糕。是的,蛋糕,奶油蛋糕。白与黄的色调,是蛋糕与奶油。我的味蕾张开,仿佛就要消融她。

    但我打开她,感觉立时就变了。

    原本在我的写作经验中:一本书的开端,就是一本书的终点。《洛丽塔》的开篇是情色的,亨-亨伯特的乱伦和恋童很难让一个生长在"讲究道德伦常的古老文明国度"的人走进去,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一个极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与理念的人。我甚至发现自己的牙齿"咯咯"作响,并尝试着与眼球的接触。无论如何,情色的东西是容易被男人接受的,即使是如弗兰克般的英国绅士大约也曾经在没人的时候偷窥一回,嘴里一边咒骂作者的无耻,手却迅速地翻动那些书页与情节。于是,我其实是很平静地读完了前几章。

    但在平静的同时,我开始怀疑:这一部名著的走向该如何?记得八、九O年代有很多电影,让人索然无味的电影常常让我可以从开头猜到结尾,甚至猜到下一个动作。《洛丽塔》不是这样一部电影。我为自己的想象羞涩,它不能达到《洛丽塔》的终点。或许,弗拉基米尔-那博科夫仅在这一点上就比我高明了许多。

    走过前几章,浮躁的人们就可以离开。于是,他们记住了这是一篇异常情色的小说。他们很幸运,没有继续后面的内容,其实也继续不下去,不必为费力的阅读付出痛苦。当然,他们也就失去了痛苦中的美好。我差点就成了"幸运"的人。作为一个写手,我坚持看了将近20个章节,最后它在书架上睡了几个月的大觉,蒙受了灰尘。

    再次拿起《洛丽塔》缘于我坚信作为名著必然有它的价值,以及我对于"性"在文字中作用的迷惘。我需要知道弗拉基米尔-那博科夫是怎么把它笼络在文字里,并成为严肃的文学。那博科夫就这样信马由缰地一路写来。我一边阅读也一边幻想着他写作时的情绪,美妙或者糟糕,甚至我也想着当时的天气,正午或者清晨,以及黄昏那一丝染红天边的奇异眩彩。

    哈,洛丽塔,我开始喜欢你。洛丽塔清丽、诱惑、叛逆、封闭、背负、世故以及点点狡诈的小心思。于是,后面的阅读是愉快的。那些情色的内容忽然离读者远去,一反常态地干净起来。连亨-亨伯特的内心独白都变的干净起来,而且让人有种隐约的痛。这一种干净,让我迅速忘却了洛丽塔而去关注亨-亨伯特、奎尔蒂以及其他什么人。

    所以关于《洛丽塔》的情色,至此应该开始重新审视。毫无疑问,《洛丽塔》的开篇是情色的,以至可以判为色情。如果我写了这么一本书,发在论坛上,不用几天收获的臭鸡蛋和砖头可以让我一辈子享用不尽。无须置疑,那些可怜的、疯狂的、纯洁的纸一般的孩子一定会怒斥我的淫荡和蛊惑,即使成天叫嚣我的《小妖系列》不够黄色的老古也会给我当头棒喝。请原谅,我在这里将小妖和洛丽塔联系起来。但关于小妖写作的困惑至此有了解脱。如果说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使我敢于写这样情色的文字,《洛丽塔》则使一个业余写手对自信做了一次自我的救赎。如果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能翻开情色文字的表象,那么它也可以成为严肃文学。我也期待着有更多这样美好的读者。

    那博科夫在《洛丽塔》的最后用一个若隐若现的角色奎尔蒂拯救了亨-亨伯特。在全书中亨-亨伯特是一个卑鄙的乱伦者,但到了最后他成为一个奎尔蒂面前的君子,开枪打死了更加淫荡、毒辣的奎尔蒂。暂且不论这一设置对全书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回头翻阅书里关于奎尔蒂的影子,竟成了阅读《洛丽塔》的一种快乐。那博科夫的高明之处在一次让我折服。当然,我最终对于那博科夫的这一安排不甚满意:以一种罪行掩饰另一种罪行,用一种非道德审判另一种非道德。其实,那博科夫确实把道德问题放在了读者面前,而他又拒绝读者的询问,或许他想:一切都在书里,一切一切关于道德的挑衅都掩藏在文字中。道德:一个最容易判断而又最问不出名堂的问题。道德标准:一个随社会和思想以及每个人而改变的东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如今的社会里,它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那博科夫是一个提问的高手,也是一个回答的高手,是太极功夫中最迅速的一掌。

    当我这么一路思索下去,那些关于"情色"的问题已不是问题,跑到爪哇国去了。

    库布里克的电影《洛丽塔》里配乐的清一色泡泡糖舞曲,我想,那不属于《洛丽塔》。一种纯粹的欢快,决不是一篇沉重文字的底蕴。我想,那些对《洛丽塔》置疑的声音,是一些过于沉重而又无聊的对道德无法深入的探讨。一种貌似正经的责问道德的声音,并不能抹杀一部沉重作品的美丽。所以,在看完《洛丽塔》之后我忘记了洛丽塔,找来一首叫《洛丽塔》的歌,把自己放平,在欢快而低沉诱惑的嗓音中感受她十七岁开放的夏。

    一段时间,我看了几本作品。《偷书贼》、《失落》、《追风筝的人》还有《洛丽塔》,每一本都那么的美妙,让我期待重新阅读。

    好了,从现在开始,我将阅读《不存在的女儿》。她们--这些书们,正如美人,让我喜欢至极。

 

谢谢你,BABY,我忽然想到你,某些时候如洛丽塔般狡黠的你,是否随时会要了我的命去。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818y/msgview-10170-33710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幼儿园的新墙饰(2) 下一主题:四十今日推荐
 [2楼]  作者:卧夫  发表时间: 2008/11/03 19:17 

不存在的女儿

※※※※※※
初生是人~异化为狗~落荒成狼~
 [3楼]  作者:荷衣纤尘  发表时间: 2008/11/04 09:06 

《不存在的女儿》和《追风筝的人》这两本小说都如同利刀,直接剖开人性最幽微、最隐蔽、最复杂的地方,让人感觉到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或许除了我们自己,谁也无法拯救我们的亲情、爱情以及我们自己。



※※※※※※
荷塘烟罩秋光晚 衣薄临醒始觉寒 纤纤初月倚芳树 尘暗玉阶箫声远
 [4楼]  作者:荷衣纤尘  发表时间: 2008/11/04 09:27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半是蜜糖,半是伤”,或许能够救赎我们的只有爱和温暖。

※※※※※※
荷塘烟罩秋光晚 衣薄临醒始觉寒 纤纤初月倚芳树 尘暗玉阶箫声远
 [5楼]  作者:juanzi-007  发表时间: 2008/11/04 09:28 

很佩服作者环环紧扣的思维

应该是一篇很理性很有收获很耐读的书评,融入了作者积极的多方位的思考,经历过烦躁与耐心的阅读,终于有了自己执着想要的价值,剔除了大多数读者的迷茫而对人物及性情特征和内在的道德问题做出深层面的思考,就连音乐所代表的东西都有把自己放进去的感悟。认真拜读欣赏并学习关注,谢了美文。

 [6楼]  作者:迟鸽小筑  发表时间: 2008/11/05 20:16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小说的第一段一眼扫过,再又仔细看了,再又轻声读了,读了、、、、、、"洛--丽--塔"一定在作家的口中轻唤,心中珍藏,就像世上绝无仅有得三颗珠子,即是开头又是结束、、、、、、

洛丽塔,读得时候比较散慢,到最后就成了一本床头书,随时可以放下,做别的事情不影响,随时可以拿起来再读,又能很快沉入其中。没有必须知道很多情节,更多的描写、感觉、意念,很有画面感,充满主观情感,包含人道主义色彩,深刻的背景感。看时有些累,但又常常被拿起来,看着看着陷入沉思。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杨绛《我们仨》】
书评很喜欢,谢谢。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3235211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