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秋。 出城北行二十五公里,就到了长安岭。 以前,也就是热的较劲儿的时候,到岭下的农家餐馆尝尝山野味儿,没有成心去理会那里的山景。这里的一大优势,就是海拔高。标高的石碑上阴刻着红漆刷出的字母,1005米。是的,从这里继续北去不远,就开始爬高上坝,那里的海拔会继续升高,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渐渐就会融入无际的大漠草原。 长安岭的标志是一棵大松树,十几公里外就能看见。这棵树,要说话到有些来头。据当地人讲,是明英宗年间戍边将士所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松树,直径一米有余,高十五六米,冠盖三十多米,松枝翠绿,层叠有序,虬枝扎冉,形状伟岸,长得颇有几分仙气。假如说古松树是一个支点,两边的山脊盘旋起伏着伸向天空,就像振翅欲飞的山鹰。在山脊上,清晰地看得出古城墙的残迹,墙石是白色的,残砖是灰色的,败土是黄色的,已经形成了瓦砾的堆积。 六百年前,这里是通向草原漠北的关隘。明朝有名的土木堡之战离此不远,被瓦剌擒获的明英宗皇帝,就是从长安岭蒙羞北去的。这已经是过去的历史,有可能这棵大松树还记得起当年的情形,有可能断壁残垣见证了逝去的历史。 站在古松下远眺,只见山峦叠嶂,叠翠生烟。长势茁壮的庄稼,从山脚向山坡漫延,与山上那苍茫的绿色无间的融合了。只是那庄稼的色彩变化不一,有的墨绿,有的浅绿,有的黄绿。再看那田,有的方正,有的条形,有的形成梯田,有的则像镶在山上。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山是绿的,满目葱茏。 岭头稍北,就是长安岭村。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还是那么原始的倚在山头散在坳里。这里没有喧嚣。看得见几匹骡马被绳子拴着,散放在草地上静静的低头饲食;一头小毛驴滋润的边吃边甩着尾巴;看得见一群山羊在荫凉里,嘴唇有节奏的错动,有站有卧静静的反刍;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偶尔传来一阵儿蝉儿的嘶鸣。毕竟这里凉爽了很多,蝉儿都少,山风就像吹空调般惬意。 地里的土豆开着成片的白花,卷心菜外帮散开,中间长着瓷实的菜心,架豆角在村周围长的一望无边,硕大的西芹杆挺叶绿,西红柿结的果实累累。原来,这里已经按山里的气候广种了蔬菜,有几家院门口停放的小汽车、三轮车可能说明了致富的程度。 漫步走进一条小山沟,一条隐在花草丛中的小路时隐时现,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路,只能说被人踩踏留出了一丝痕迹。我的眼睛开始不够用了。说得干脆些,简直就是走在花丛里,可能是少见多怪,临秋了,这里的花儿开的这么盛!这里的色彩这么艳!真的是姹紫嫣红了! 花儿,黄色的居多,明黄,暗黄,土黄,白黄,红的,粉的,白的,紫的,雪青的,居然还有紫黑色的。草高花繁,争着往上长,高高挑挑,疏密有致。那紫里泛白的野菊花最多,俨然成了气候,丛丛片片,有的含着花蕾,有的正在初绽,有的开的正艳。草的清香,花的暗香,聚起了大山的味道。 花的形状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穗型的,粒状的,珠型的,球形的,串型的,散开的,簇聚的,还有的就像熟透的桑葚果。高处的在招摇,地上的匍匐着,墩墩马莲散开了细长的叶子,低矮的山榛树已经结满了果,壳已经硬了,尝在嘴里甜甜的,余味里有点儿涩。 耳边野蜂的嗡嗡声好大,黑黄色的个体比见惯的小小黄蜂大了许多,对了,还有细长身子的大马蜂混在期间。那蝴蝶多的出奇,黑色的,褐红色的,花斑点的,灰色的,蓝紫色的,冷不丁扑到脸上,赶忙的用手轰赶。多少年看不到这样的风景了,多少年享受不到这样的野趣了,暮然生出一种顽劣回归的感觉。 花草丛蹭在腿上,胳膊上痒痒的,不知什么小虫叮的胳膊上起了一个小包。迅速的沿着看不清楚的小路往外走,走到宽阔处扫视周身衣服,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全是花粉草叶染的色。这记号留的,好一个亲吻自然的探花女,好一个走进大山的探花郎。不过,看着手里采集的花束,贴紧嗅着的花香,还是蛮知足的。 这一遭真是来的好,不枉此行:蝶飞蜂舞伴花香,山间临秋好清凉,平原大地秋伏热,山高放眼神气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