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节
或许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人孤单地行走在外,总是习惯把亲人的温暖当作解药来缓解那份抑制不住的寂寞。 端午节没有春节重要,所以自打独自离家求学以后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了。夜深人静,闲来无事,把自己埋在黑暗里回味往事,儿时的端午忽然上了心头,那时候丫丫还没有上学,日子都是在父母兄姐的疼爱中在无忧无虑的吃喝玩乐中度过的。 儿时,端午这天或者爸爸或者哥哥(们)就会天还没亮就早早地爬起来,赶到城郊的野地里为全家去采摘艾蒿,我那时都比较贪睡,等他们回来时才会睡醒,所以一次也没有和大人们出去采过艾蒿,现在想来尤为遗憾。据说这种香草可以避邪防虫,所以爸爸总会在这一天将新采回来的艾蒿插在家里进进出出的每扇门楣上,于是艾香漂满每个路过的呼吸,然后沁入心脾,能令人神清气爽好些日子。 老家那里不产糯米,所以没有过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端午节一贯的传统食品是饺子和煮鸡蛋。"饺子饺子,一吃就有。""好吃不过饺子。"这些话已经成了父亲挂在嘴边的话把,差不多每次吃饺子的时候都会重复一遍。父亲对于饺子的爱,有一半的功劳来源于妈妈。妈妈不是厨师,但妈妈拌的饺子馅却是无与伦比的,即使当了大厨的嫂子也比不了。不管是韭菜鸡蛋馅,还是牛肉、羊肉、猪肉和各种新鲜蔬菜馅,所有的馅料经过妈妈的调制都会鲜香无比。煮熟的饺子吃到嘴里个顶个都是回味悠长,每次饺子宴大家都会吃得肚圆才肯放下碗筷。大的哥姐帮妈妈撤桌洗碗,小不点早跑出去呼朋唤友地疯玩了。 小时候家里的日子比较紧巴,家里虽然养了几只鸡,但鸡蛋也不能天天吃上。而且那时的零食很少,肉也很少能够吃到,所以每次看到妈妈煮鸡蛋都很兴奋。不知道是谁想出来撞鸡蛋玩的游戏,就是两个鸡蛋相撞,比谁的鸡蛋皮硬。因为鸡蛋有限,每个人拿着自己分内的鸡蛋都不舍得一口气吃下去,总是拿在手里与别人比个高低,等到手里的鸡蛋被撞碎了才会剥开来吃掉。如果有幸撞破别人的鸡蛋,会得意忘形地乐上半天。有的时候哥哥们为了取胜,会搞些小把戏,故意用指节去撞鸡蛋或者把对手骗至某处然后相撞时故意躲开让人把鸡蛋撞在硬物上,然后躲在一边偷偷地傻乐一气。我那时候小,不知道鸡蛋有大头和小头的区别,经常用大头对小头,又不懂技巧,所以每次游戏都是我最先输掉。但有鸡蛋立即入口,输了游戏的节日也总是快乐的。找不到对手的胜利者,最后也会忍不住吃的诱惑,在晚饭前将那个为他赢得快乐的宝贝鸡蛋消灭掉。 现在煮鸡蛋早就不稀罕了,饺子也常吃常有,但童年节日里的饺子香和鸡蛋梦还在心头萦绕,想一想,就会有口水在口腔里泛滥成灾。
※※※※※※ 开心向上,拥抱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