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歌,被其婉约的歌词所迷。“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综观全词,词人是依据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创作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东坡先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在黄洲所作,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无人问津,闲置四年。其时,东坡被贬黄洲已一年有余,“可恨无人省,君不察也”。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词人虽不愿偷安于高位----“拣尽寒枝不肯栖”,但又不甘不安,在这样一个“缺月”之夜,“幽来独往”,空发“无人省”之“可恨”。这时候的词人,郁闷惊恐,许还期望能够“上达君听”吧。苏轼一生,数起数落,贬谪多次---贬黄洲、贬英州、贬惠州、贬儋州。频繁的起落,形成他圆融而达观的处世方式。正如他在《定风波》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是什么?政治的风雨;晴是什么?政治的晴天。荣辱不惊,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于我何有哉?这种观念一直贯穿着他的后半生。 初识东坡,是因他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贯山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飘逸;“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对亡妻的殷殷怀念;“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高;“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豪情;“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寂寞幽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率性;“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的柔肠;“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的闲适;“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的俏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的风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读东坡的词,更多被他的大气、豪气所折服;更钦佩他不惧权贵、逆境里随遇而安、处变不惊,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历经磨难,九死不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一代文人的伟大之处!苏轼的伟大,在于看透人生,更能善待人生。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食不过三餐,眠不过三尺,盈虚、消长、荣辱、得失------。听着这首《寂寞沙洲冷》,夜深人静我亦独徘徊,可我又思念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