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美和她的母亲 文 / 散步而已 从年龄上靠,我当属木子美的父辈了。在翻看木子美日记的时候,怀揣在未来人身上寻找时代标签的企图,我仔细地分解着她写下的每段文字。在诅咒或赞赏充斥银屏的缝隙中,我读到了木子美与妈妈的一段对话: 木子美:“妈妈,要是某天有人在你面前说我的坏话,你不要难过。” 妈妈:“我知道。” 木子美:“不管发生什么,你要坚强,万一有人采访你,你就说我是你的骄傲。” 妈妈:“好。孩子,我很坚强的。” 木子美:“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活得很惨?” 妈妈:“没有啊,你快乐就好,身体没什么事吧。” 每每看到这里,我的心便会一阵紧缩。我能揣测到母女俩在对话的那个瞬间,他们的心底该是何等的支离破碎!我无意人云亦云地去跟着别人谩骂或肯定木子美的行为举止,因我没有能力和资格去探摸到她藏隐于文字下的那颗灵魂。但是我要赞赏这样一位母亲,这样一位开明、理性和与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充满慈爱的母亲。 作为早已成年的木子美,她已具备了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的能力;作为已将女儿养大成人的母亲,不用“家长特权”干预下一代人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无疑是对另一“个体”的尊重。多少年来,我们在教育上一贯禀承的社会模式、学校模式和家庭模式,无一不是以僵化的教条去衡量和锁定人们的意识行为,让每一个从这种模式下出来的人都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去教训他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在这类近乎强制性的“人文关怀”下,民族的创造力在萎缩,个体的尊严和自由不断遭到戕杀。人们习惯于眼前的“清一色”,一旦出现稍微与众不同的举止,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片的惊呼怪叫所淹没。 一个真正文明开放的社会,当是人们在法律的制约下能够尽情的展示个性空间,自由的过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触犯了法律,自有法律来管束。至于道德,还有什么道德底线,其实正是国人眼下自己都尚未完全弄清楚的东西。世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衡量标准是一成不变的。社会进化到了今天,倘我们还在用“古人云”之类来教导当代人如何吃饭穿衣,恐怕只能是滑天下之大稽! 或许有人仍会用夫子的话来反驳,比如“子不教,父之过”之类。我只能说,木子美的母亲已经完成了其对女儿的“教育”使命,余下的,是其对女儿的宽容和尊重。同作为成年人,我们无需也不可能要求后代永世不变地克隆前人的生活。因此,比之那些打着“慈爱”的旗号,用无形的绳索捆住已经成人的下一代的长辈来说,木子美的妈妈要开明和理性许多。那类曾被鲁迅斥之为吃人的礼教,在我们深受其害之后,实在没有理由再用它去坑害又一代人。因此我想呼吁,在你张嚷着“救救孩子”的时刻,当务之急是要救救自己! 倘膝下也有木子美那样的后代,我可能不会有木子美母亲的那份从容,因此,我欣赏木子美的母亲。 2003/11/23 ※※※※※※ 作者信箱:psb.gl@so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