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投行能像初期播种希望时那么有效地运营,那么用不了多久,东京和华盛顿都会抢着加入的。”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上月撰文指出,亚投行的反对者们小声非议,称其将资助独裁政权、攫夺资源、破坏环境、践踏人权。(西方领导的国际机构自然从没干过这样的勾当。)然而,亚投行的表现可能会使种种抹黑变得十分荒谬。 皮林先生的话幽默而睿智,颇具绅士风范。相比之下,日本外交官就没有这么绅士了。 日本首相安倍的发言人近日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表示,日本对于亚投行存在诸多担忧,包括人权、债务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管理和腐败,在这些问题解决前,日本不会决定是否加入。亚投行尚未正式开始运营,其运行架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尚在协商制定中,日本连个观察员都不是,不晓得他们这种“担忧”到底从何而来。看来只是把之前的“小声非议”放大成“公开质疑”而已,了无新意。 在公开质疑亚投行的同时,安倍还不遗余力推销其未来5年投资1100亿美元建设亚洲国家基础设施计划。这一计划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日本搅局亚投行计划。姑且不论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能否筹措这一大笔资金,安倍能否再继续干5年都是一个问题。日本政府素以短命著称,能够连续执政满5年者寥寥无几,而本届安倍政府已执政两年半矣。 即便日本有足够的资金和政治意愿来跟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叫板,其技术实力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日本向来以技术立国,怎么可能在技术上输给中国。不要忘了,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后的福岛核事故处理过程中,曾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长沙三一重工紧急引进了一台62米混凝土泵车。日本企业生产的同类装备只能达到50余米,而中国设备最多可以达到70米。 这些年来,得益于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超大工程施工,中国在高铁、地铁、大坝、摩天楼、高速路、高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装备、技术和经验都已经极具竞争力,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就不惧任何强手竞争。 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只要亚投行能够象皮林先生希望的那样,把自己的事做好,把自己的路走好,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都将看清楚,谁才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到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今天围绕着亚投行的种种疑虑和非议都只不过是一缕过眼云烟,仅此而已。 ※※※※※※ 24小时客服QQ:360530020★24小时客服MSN:xilujk@hotmail.com★24小时客服电话:010-84479097、010-84479856-8245 |